下午,手機突然震動不停,像抽筋一樣猛烈。我趕緊從兜里掏出手機,只看到屏幕在不斷的推送米聊更新的通知,隱約看到增加了周邊興趣的新功能的內容。我心里還很納悶,以前應用更新都是APP store推送,莫非我的手機出了問題?問了一下身邊的朋友,原來他們也遭遇了猛擊。這才知道,罪魁禍首是米聊。
作為一個米聊的僵尸用戶,去年12月就率先下載了。當時覺得很新鮮的玩意,但身邊卻沒幾個人用,我連想體驗都沒有機會。所以,最終有點不舍的將其卸載。今年,騰訊推出微信之后,很多朋友邀請我加入,有點不勝其煩的加入。體驗了一番之后,覺得微信做得確實不錯,尤其在國外的時候,通過免費wifi全球對講,著實省下了不少的話費。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我對米聊、微信有了一些興趣。
因為對類似產品有興趣,所以將幾款產品都下載。比較之后,發現微信的功能還是很強大。當然,有一點非常關鍵,微信是同步QQ好友,米聊卻只能同步微博好友。雖然我微博上不少朋友,但絕大多數相熟的朋友,還是停留在QQ上面。也就是因為微信,一位很長時間沒聯系的朋友,竟然找到了我。我只能說,這是一個奇跡。所以,當時我就說過,微信是QQ關系鏈的延伸,而米聊卻沒有自己的用戶關系鏈,這是一個致命的差別。就像人人網和朋友網,雖然人人努力了多年,但朋友一出來就拉近了差距。原因還是沒有其他,因為QQ就是天生的關系鏈,能夠比較平滑的轉移。因此,微信出來之后,對米聊那不僅是威脅,可能直接就是打擊。這一點我也為米聊擔憂。
除了偶爾用用微信之外,我幾乎都不記得米聊。但我不忍心卸載米聊,不僅因為他是先行者,更是希望他能夠打破“騰訊魔咒”。所以,每一次APP store提醒更新,我都會將米聊更新,并且進去看看有什么變化。兩者從一開始相差無幾,慢慢的一點點的拉開的差距。主打熟人關系的米聊還在堅持,而熟人關系已經吃透的騰訊,已經再向陌生關系拓展。于是,有了附近的人,有了搖一搖,有了漂流瓶。也許是因為微信交由QQ郵箱團隊在做,這些比較好玩的應用直接嫁接到了微信上。可是,米聊卻一直沒有新動作,每次更新都看不到所謂的新。我所希望的新,其實不是周邊的人,我更希望有一種全新的東西。可是,這一次米聊更新竟然開始模仿起騰訊來了。而且,用這樣一種極端的方式來推送,讓我對其失望至極。都淪落到了模仿,米聊還能有出路嗎?
我不敢去預測米聊的未來,但我肯定自己不會再用米聊。就算到現在我還沒有卸載,我也不會成為米聊的忠實用戶。在微博上說了這個事之后,米聊客服說這是系統問題,并且連續兩次向我道歉。但是,我沒有辦法去原諒米聊。不是因為彪悍的更新推送,而是因為米聊開始模仿微信。這就意味著,米聊基本沒戲了。在本來就有劣勢的情況下,米聊還去模仿競爭對手,怎么能夠讓我有信心繼續信任?我想,這或許是米聊的殊死一搏。如果能夠扳平一句,或許還能夠有點希望。我這么樂觀的想。(文/挨踢客)
推薦閱讀
早在 2011 上半年,雅虎與阿里巴巴面臨控制權之爭時,雅虎 CEO 巴茨的下課已注定成為必然。所謂鐵娘子過分強硬的個性和對互聯網產業的生疏,加之輕易與重要市值貢獻者阿里巴巴交惡,頓時將自己陷入內外交困。 這一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信來勢兇猛,米聊殊死一推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010/12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