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石化的擺譜和浪費問題可謂層出不窮,天價吊燈、天價酒事件剛在人們心目中淡化,近日又有人曝中石化河北分公司花13萬元印名片,并附上相關收據佐證。接連不斷的問題事件,到底顯現了中石化的財大氣粗,還是制度與監管的缺陷?企業在發展中應該把重點放在哪里?
據報道,中石化地方分公司的一位中層管理人員稱,中石化河北分公司宣傳部的兩名負責人,專程到北京一家知名的連鎖名片店,以13萬元的價格印制了500多盒名片,每盒名片的合同價格是260元。這個價格,有一盒名片樣品的收據復印件為佐證。復印件顯示,收據的客戶單位是“中國石化××××(被掩蓋)”,日期是2009年7月,價格為275元。
不過,中石化集團對此回應稱,275元收據是出自中石化集團下屬齊魯公司,價格包含試印6種版式加上郵寄費的總體價格。最終該公司花費5.3萬元印制名片500多盒,相當于96元/盒。
作為中石化集團下屬的齊魯分公司,跑到北京的知名連鎖店,花了13萬元定制了500多盒名片,這實在是一筆不小的浪費。此消息一傳出,再次引起輿論的關注,刺痛了國人的神經。這到底擺的是什么譜呢?是為了彰顯身份還是招搖過市?國有企業就可以鋪張浪費么?
估計浪費還是小事,怕只怕印制如此高價的小小名片,恐怕背后隱藏著不可告人的貓膩,那便是從中撈取好處費、吃回扣也未可知。如果是那樣的話,問題可就嚴重多了,豈止是浪費兩個字,如此行為觸碰的便是道德的底線,潛藏著腐敗的可能。
13萬天價名片的背后,和天價吊燈、天價酒一樣值得社會關注和深思。從中完全可以管中窺豹,發現端倪,小問題背后往往隱藏大玄機,況且13萬天價名片也不算是小問題。際通寶(http://www.gtobal.com/)觀察員余心蝶認為,“無論國企還是私營企業,大企業還是小企業,發展的戰略方針應以用戶為出發點,將重點放在服務于用戶上。”有網友總結得很有趣,稱做名片的都愛中石化,如果印名片的都能遇見中石化級的主顧,大家伙兒就都能過上新聞聯播式的好日子了。
實際上,中石化的名片已經夠大的了,價格也不菲。天價燈、茅臺酒、問題油,哪一個事件都是大“名片”。看來,中石化必須下大力氣對內嚴厲整改,重塑新風,嚴明紀律,避免日后再次發生類似問題。
推薦閱讀
最近, 美國科技博客 BusinessInsider對超過300家互聯網創業公司進行了回顧,評選出全球最有價值的100家互聯網創業企業。其中,Facebook以800億美元的估值位居首位,京東商城(微博)、凡客誠品和走秀網(微博)三家中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石化的財大氣粗 13萬定制名片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010/12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