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用戶數據對外公布已突破2億,關于微博的戰爭,關于中國SNS的戰爭似乎已經塵埃落定,不過從目前新浪微博使用的情況看,微博,SNS似乎讓然存在隙縫機會。從兩個方面看,大機會仍然有,需要一個顛覆它的產品和機制,這是科技發展史的一個規律,社交網絡的歷史并不會這么快就終結,但這個是什么,今天還不清楚,或者創始人還在上高中,或者剛剛輟學籌備創業,或者已經開始了創業之旅。小機會上講,從新浪微博的現狀,新來者并非完全沒有機會。
新浪微博的媒體屬性非常強烈,一個熱點事件接一個熱點事件,微博的場也很強大,逐漸成為重大事件交流和表達的平臺,這是它最大的優勢、特點,但恰恰因為如此也為其他的社交網絡空間留下機會。
比如兩個問題是新浪微博目前沒有顧及到的,或者鞭長莫及,有所取舍的部分。
1.關于信息流的控制
目前微博的信息流,在接收端,用戶是可以控制的,不僅僅可以確定粉哪些不同圈子的人,也可以根據所粉對象屬性和信息進行區分分類。但是對于信息的發布來說,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流向控制。畢竟用戶發的所有信息并不想讓所有人看到,比如行業的信息可能只想讓行業內的人士看到,個人化的信息可能更想讓朋友和家人等圈子看到,每個信息發布,發布人期待的接受信息對象也是有差別的,不然對于信息接收人是一種信息的干擾,對于信息發布人而言是一種心理負擔。目前微博在這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2.微博更像一個媒體,更是名人和意見領袖的場所
對于普通用戶而言,可能很多時候需要真正的熟人圈子的交流,甚至分享一些瑣事,雞毛蒜皮的事情,而不一定是像新浪微博一樣的大事件,大熱點,比如當某些重大事件發生時,很多用戶不會發表一些個人化的事情,可能是不合時宜的,也可能是不想向所有人公開的。這也是不同的用戶需求點。目前這一點,是不是已經很好地得到滿足?如有更好的產品出來,微博和SNS是不是目前還是用戶最好的選擇?對于封閉性的基于熟人圈子的社交網絡是否還有機會?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來臨,基于移動互聯網的社交網絡完全可以建立自己的熟人或者其他類型的社交網絡,這是不是目前社交網絡的挑戰?基于移動互聯網的社交網絡可能不一定是傳統社交網絡勢力的移植。
推薦閱讀
[印度 新德里,2011年10月10日]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在線采購市場MFG.com,今天攜知名歐美買家以印度新德里為起點,展開為期一周的亞洲供應商探索之旅。此行旨在開發覆蓋新德里、孟買、蒲那和班加羅爾等各大重鎮的優質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社交網絡是否塵埃落定?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012/12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