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站(SNS)仍是2011年互聯網的熱門領域之一。無論是人人公司赴美上市,還是騰訊朋友的異軍突起,都讓人們看到今年社交網站仍然維持著火爆態勢。
不過,國內社交網站的發展也正面臨著諸多挑戰:在娛樂為王時代的中國互聯網,娛樂型社交應用很好的契合了時機,造就了社交網絡的異軍突起,然而發展至今,曾經為社交網站吸引用戶、立下汗馬功勞的游戲等娛樂型應用,已經成為強弩之末。
“偷菜”曾經風靡一時,無論是學生、老人、白領,都流行偷菜,甚至有人開發出實體的“莊園”,來滿足人們對娛樂型社交應用的需求,可以說,娛樂應用引領人們進入了一個全面的社交網絡時代。然而,今年以來,社交網站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分化現象,主打娛樂型應用的社交網站漸趨低落,其用戶增長率、用戶活躍率逐漸降低,其中最明顯的是開心網,雖然它連續推出了開心餐廳、開心城市等創新型娛樂應用,但效果遠遠不如從前,用戶的好奇與黏性不斷減弱;而主打工具型的社交網站發展勢頭看好,例如以招聘為主業的LinkedIn,上市后遭遇投資者追捧,股票連連上漲;而今年3月剛上線測試的Chinaface,增加了訂票等各種商務功能,輔助以社交網站特性,也取得了長足發展。
”娛樂應用就像是一把雙刃劍,成就了社交網站,也同樣傷害了社交網站,而造成這種現象的本質原因是‘娛樂過度’”。 國內走垂直化發展模式的金融界人士職業社交網“金融圈”的負責人分析,“適度的娛樂是好事,可是社交網站們過于追求娛樂,過于強化娛樂型社交應用,反而縮短了其生命周期,并且從主要方向上偏離了社交網站的本質。”國內社交網站不應偏離以“社交”為中心的主業,以娛樂應用為核心。拿國外社交網站Facebook來說,其并不靠娛樂應用來聚集用戶,而且近年來Facebook連連推出視頻、電子商務等功能,追求多元化發展,避免用戶喪失對社交網絡的粘性。同樣如此,國內社交網站如果坐等用戶缺乏新鮮感之后離開,那就悔之晚矣。
既然娛樂之路不可行,那么,社交網絡應該何去何從呢?
縱觀當下中國互聯網的發展現狀,社交網絡與電子商務蓬勃發展,而老的門戶網站和搜索引擎不斷轉型和尋求突破。當今的互聯網正從娛樂互聯網向服務型與工具型互聯網轉型,如果說互聯網之前是滿足人們的娛樂的需求,而現在互聯網與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結合得越發緊密,正逐漸在人們的生活服務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筆者認為,國內社交網站只有細化、專業化走“商務+SNS”的路線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只有專注于某一群體使用戶有所得到,對自身發展有所幫助、能力有所提升才能夠凝聚用戶,使用戶不容易流失。 “金融圈(http://www.jrq.cn)”的發展模式就是典型。金融圈唯一專注的群體為金融人士,為金融人士建立最具信任的個人品牌,通過用戶的關系來傳遞信任,為金融人士提供高效的金融人士社交,提升金融人的社交效率,收益及質量。“金融圈”這種采用垂直化發展模式的BSNS(商務社交網絡)更加適用于職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更能滿足用戶的需求。“有需求才會有市場”,所以這將是一種可行的發展模式。
單純對于社交網站而言,一味的游戲、一味的娛樂,只會不斷降低網民的新鮮感,讓用戶們厭倦而快速逃離;而增加更多貼近生活服務的功能、更多電子商務的功能,將能維護用戶對網站的黏性。這或將是未來國內社交網絡行業的發展的必然趨勢。
推薦閱讀
近日,八拍網旗下品牌優優寶貝童裝商務部助理劉文得到消息,國家商務部直屬機構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針對競拍網行業推出誠信資質認證和評級標準,準備設置門檻約束團購市場亂象。這是國內首個針對競拍網新興電子商>>>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116/15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