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光棍節,又是瘋狂血拼日,又是快遞飛奔時。11月11日下午,新快報記者臥底的申通快遞廣州體育西派送站里,當天下單的快件就已堆成山。某鞋類品牌網店,平常每天發來的鞋只有十多雙,但當天該店一次性就發來了近20箱打包好的貨物,每箱里至少裝有15雙鞋。
從世紀光棍節零時開始,不少宅男宅女們就守候在電腦面前,迎接這一年里最奢華的盛宴。當他們激動地刷新頁面,拼命敲擊著鼠標鍵盤的時候,可曾想過眼前一幅幅圖片里的精美商品,什么時候才會被快遞員送到自己的手上?送來的包裹是否完整,里面東西是否還會完好如初?
其實,早在11月初,新快報記者就“潛伏”到這家知名快遞企業。作為“2011中國物流業大獎年度影響力企業”、“2011年中國物流業最佳雇主企業”,申通在快遞行業內有著雄厚的實力,以及相對較好的口碑。
記者試圖通過對這家申通派送站的臥底觀察,管中窺豹,探一探快遞行業基層派送站的底細。
本次臥底歷時近兩周,在此期間,記者既感受到了申通對員工要求的嚴格苛刻,也發現在“用心成就你我”的服務宗旨背后,該公司存在的諸多問題。其中,有的問題之前并未引起記者的注意,有的問題盡管早有準備,但親歷時仍讓記者感到錯愕不已。
問題一:暴力對待快件
“易碎”標識熟視無睹 踩癟包裹塞進麻袋
10月下旬,記者開始前往廣州市各大快遞公司應聘派件員。經過多次投簡歷和面試,申通快遞廣州分公司體育西派送站終于同意聘用記者為派件員,派件每票一元,收件按公司規定算績效,保底工資2000元,上不封頂。“做快遞很鍛煉人,我們這里做的時間比較長的,最多能賺七八千一個月。”派送站的一個負責人鼓勵記者。
11月2日開工第一天。記者就見識到了傳說中的“暴力分揀”。當天上午8時半,公司運貨的面包車將快件送至派送站。工作人員七手八腳地從車上卸下幾個裝滿包裹的麻袋,操起袋底就把包裹全倒在地上。派送站的管理人員和掃描員負責掃描快件,派件員們負責將已掃描的快件進行分揀。
每個派送員都有固定的收派件范圍,所謂分揀快件,就是根據派件員的派送范圍,把同屬某個派件員派送區域的包裹集中歸類。申通分揀包裹的方法很簡單:先將派送站大廳按“人頭”分塊,每個派送員都分得一塊小空地,用于整理打包;然后查看每票快件的收件人地址,確定這票包裹由誰送;最后也是最簡單的一步,直接把快件扔到這名派件員分得的空地上。
分揀快件的過程似乎很“歡樂”,派件員們一邊開著玩笑,一邊熟練地把快件投向大廳的某個角落。其間,不時有派件員被同事投來的包裹砸中,一邊罵娘一邊還以顏色,就近抓起一個包裹砸回去,還有人會拾起長條狀包裹當武器,追打他人。
盡管有些包裹上標有“易碎品”等字樣標識,但工作人員在分揀時根本無視包裹標識,直接亂扔亂投。即使有些包裹較重,拋投的距離較遠,派件員們也舍不得多走幾步路,而是采取“空中接力”,通過幾人的拋傳把包裹扔到指定的位置。
將包裹按區域分類后,派件員們蹲坐在各自的小空地上給快件掃描工號,打包裝車。有的人直接坐在包裹上操作,有些則在打包時用力擠壓快件。記者曾親眼看到一名派件員因塞不進裝得滿滿的麻袋,便將一件包裹放在地上,原地跳起踩下五六次,再把踩癟的包裹塞進打包的麻袋中。
看完這篇文章后您的感受如何?
臥底期間,記者每天親歷的分揀過程都是“讓快件飛”,幾乎未見一個包裹被輕拿輕放。問及為何要將包裹丟來丟去,快遞員工直言“習慣了”,并稱工作時間緊張、快件多,不這樣做“忙不過來”。
問題二:派件過程缺少看管
暫存快件無人看管 拿錯包裹難以發現
快件經過分揀后,就要被送至收件地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申通公司內部有規定,每天上午收到的快件必須在當日中午12時前被客戶簽收,下午收到的快件必須在當晚7時前被客戶簽收,逾期不但沒有派件費,還將遭到公司的處罰。
記者臥底發現,派件員們大多單獨行動,為了趕時間,他們往往會將快件“暫放”在某些特定的位置,自己拿著部分快件先去派送。這時快件與派件員分開,很容易造成快件遺失。
11月2日,記者跟隨一位負責體育西路幾棟寫字樓的馮姓派件員,把幾大袋快件運往當天派件數量最多的城建大廈的地下車庫。隨后,他把其他幾棟寫字樓的快件留在車庫物業人員處,帶著城建大廈的快件坐電梯上樓。然后,記者被要求對快件按樓層分類,把相近幾層樓的快件打包起來,堆放在其中一層樓的消防通道里。
之后,記者跟隨派件員從大廈頂層開始下樓派件,送完每層樓的快件,就前往下一層樓的消防通道,拿取剛留在此的快件,再派件,如是再三。最后,派完整棟樓的包裹,記者與派件員返回地下車庫,拿起其余快件趕往下一棟寫字樓。
根據快件數量的多少,每棟樓的派送過程從幾十分鐘至一個小時不等。在這個過程中,始終有一部分快件與派件員分開,要么放在消防通道內,要么留在地下車庫。
此外,有的派件員忙不過來時,也會把送不完的快件存放在某處,請其他人過來幫忙派件。記者就曾被叫去幫忙,在一棟辦公樓的地下車庫內尋找別人留下的十來個包裹。未等記者趕到,派件員就已離開,空留這些包裹在地下車庫的一個立柱背后,無人看管。
“這樣做比較省時間,也不用跑上跑下。并不是每棟樓都能這樣做的,你要對這棟樓的情況特別熟悉,跟這棟樓的保安、清潔工搞好關系。不然,東西丟了就得你自己賠。”這名派件員提醒記者。
記者發現,不僅是申通快遞,很多快遞公司的員工在送包裹時,為了圖省事,都會采取類似的方法。臥底時間長了,在一些寫字樓的前臺、地下車庫,記者常能找到不同快遞公司遺留在此的包裹。
派件員們費心搞好關系的物業人員是否真值得信賴?盡管有時暫存的快件周圍有人,但別人既不會專心為派件員們看管包裹,也不知道存放在此的包裹究竟有多少。記者發現,一旦包裹丟失,他們很難在第一時間發現并告知派件員。
記者做了個簡單的測試,在中石化大廈某座的前臺小姐眼皮底下,錯拿圓通公司的5份快件后離開。10分鐘后,記者再帶著快件返回。整個過程中,記者的行為未引起物業人員的注意,圓通公司的派件員更沒能發現自家的快件被他人取走,次日還將包裹存放于此。
推薦閱讀
團購網站們的明天:在電商冬天論的大輿論環境下,底子更薄的團購網站被唱衰似乎成了“政治正確”。當然,被質疑聲音最大的團購網站的鼻祖Groupon守得云開見月明上市成>>>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記者臥底申通揭快遞真相:暴力分揀索賠難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123/16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