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針對國內600家出口企業的調查顯示,66%的企業稱過去數月對歐洲市場的出口有所下跌,35%的訪企業表示其所受影響相當明顯。
出口企業形勢不太樂觀,機電企業在其中又影響幾何?
現狀:舉步維艱中進步
國際上各種對于我國出口商品進行反傾銷制裁的案例已經屢見不鮮,特別是機電行業更是遭遇反傾銷的"重災區"。近幾年來,針對機電產品的反傾銷稅層出不窮,給不少機電企業的經營帶來極大的困難。
據機電在線小編了解,2010年5月,因受中國廉價產品的沖擊,歐盟制造商的產品市場占有率大幅縮水,歐盟執委會決定向來自中國的進口鋁輪轂征收最高20.6%的臨時反傾銷稅。此次事件,對于我國的機電出口造成了巨大沖擊。
盡管國際環境變幻多端,但是機電企業在風瀟雨晦中仍然表現很冷靜,積極應對。據悉,今年1-9月我國對歐盟機電產品出口實績的企業一共33600家,超大企業數量較多,尤其是技術含量較高的機電產品占比不斷提高。
預測:未來出口產品或將繼續下降
據了解,前不久市外經貿局有關負責人指出,加州新法指出包括大型家電、小型家電、照明設備、電動工具、玩具、電信設備等在內的一系列電子電氣設備都將在其重點監測的范圍之內,美國的其他各州可能也會紛紛效仿。
這些無疑對機電企業將造成更大的打擊。加上今日來光伏遭遇的重重困難也進一步表明,未來一段時間里,機電企業可能會迎來"寒冬"。盡管我國在對各國的反傾銷稅有所努力,但是如今我國機電企業出口仍處于低迷狀態。據悉,有很多企業已經表示,未來的數月將重點鞏固中東、非洲以及亞太地區的訂單,消退出口歐美市場情緒。
但是仍然有機電企業表現出了樂觀的態度,他們認為,2012年機電企業對于歐盟的出口仍然會保持平穩增長。
應對:機電企業穩中求變
面對各種難題,許多機電企業都做出了積極的應對。有的建議對技術進行重點攻關,有的希望研發新產品替代舊產品出口,有的要求對原材料和部件供應商進行嚴格審核。不管是什么樣的手段和方式,機電在線小編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要求機電企業及時對市場做出反應,提升自身應對風險的能力。
推薦閱讀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宣布了銷售電價每度(千瓦時)平均提高約3分錢,對居民用電試行階梯電價制度電價上調等一系列能源改革政策。這些政策一方面減輕了發電企業的負擔,另一方面卻增加了五金機電企業的壓力。 每度電>>>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歐美市場出口下滑 機電出口形勢探析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13/18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