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青云)日元升值,日系電子廠商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索尼、松下、夏普等國際大廠紛紛虧損,股價大跌,不得不用裁員解燃眉之急。而這些品牌廠商的變化也同樣影響了相關交易進程。
夏普與鴻海精密工業的入股交易就受到了夏普股價下跌,市值縮水的影響。就在今年3月份,夏普和臺灣鴻海精密簽署了一份史無前例的協議,夏普將Sakai工廠37.6%的權益出售給鴻海精密,后者當時還同意斥資約8億美元,收購夏普10%的股權,這一出價相當于每股550日元。
就在這份協議尚未履行之時,夏普預測將出現2500億日元年度凈虧,公司股價上周五大跌28%至每股192日元。
收購價與當下股價差距甚遠。鴻海在上周五發布聲明稱,夏普同意鴻海無義務履行三月份達成的交易協議。但夏普發言人卻表示三月份的協議并無變化。
兩者的言論顯然沖突。鴻海郭臺銘表示,他本人于上周五已同夏普前任會長、現任顧問町田勝彥與現任會長片山干雄見面,會談中町田勝彥提出重新商議入股一事。
推薦閱讀
如何高效、高質量、用易管控的模式完成各類應用系統開發,也是中信銀行IT部門很關心的問題。為此,普元特地調研了18個應用項目,發現中信銀行此前的項目從立項,到項目實施完成,一般都要比預計時間(計劃時間)晚20>>>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鴻海入股夏普協議存沖突 郭臺銘欲重新談判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29/145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