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數一數二的通信設備提供商,華為和中興在發源地、歷史、市場、業務領域等都非常相似,有人把他們成為中華兄弟,但他們也是一對歡喜冤家,雙方的爭斗戰場也從國內漫延到海外。尤其是在專利權方面的爭斗,讓雙方的關系變得異常緊張。
華中斗對雙方的影響也非常大,有媒體甚至認為,“華中斗”讓雙方損失慘重:華為不再推行“焦土政策”,開始更注重項目利潤;而中興通訊則已元氣大傷,海外業務拓展轉而采取保守戰略。
董事長侯為貴表示,“20多年來,我們跟華為一直在競爭,總體是利大于弊。經過20多年的競爭,我們兩家的身體更強了,外國同行反而弱下去了。中興取得持續增長是一個是研發能力,另一個是市場布局”。
的確,在不斷斗爭中,雙方都不斷成熟壯大,在技術和創新方面不斷相互比拼,逐漸縮小與國際巨頭的差距,并最終全球成為五大電信設備巨頭。同時在成本和服務方面,雙方的暗暗較勁和不放松,讓二者的國際企業地位得到穩固。因此,可以說是競爭造就了雙方的成功。
但是,現在雙方都遇到了瓶頸:由于3G大規模投入已過,4G青黃不接,電信設備市場的增長乏力,遭遇寒冬;在企業網市場,思科和H3C分別牢牢占據國際和國內市場的No1,市場壓力大;在消費電子領域,更是一片紅海。此時雙方的爭斗毫無疑問將給對手以機會,雙方不如加強合作,形成合力,穩固本土市場的同時,開辟新的疆土。
推薦閱讀
從現在開始,開發人員必須遵循新的政策發布應用,對于違反新規定的應用,Google將會給予30天的豁免期。如果開發者逾期仍未對違反規定的應用作出修改,Android應用商店將有權拒絕該應用的發布。 北京時間8月2日消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興通訊董事長:與華為爭斗 利大于弊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29/145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