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金蝶、北用友,不是冤家不聚首。恩怨情仇,打了這么多年的國內軟件名企兩巨頭,終因前者開始進入大規模裁員,而有了一個惡果。金蝶高調擴張與招兵買馬背后,是這個被過度高估的軟件品牌增長乏力的苦悶現實。
假如將中國傳統軟件行業視為一場感情游戲的話,那么軟件商與產品之間絕對是一對共舞的緋聞男女。夜色迷離,他們既會為商業利益而高度統一,也會為容顏失色而分道揚鑣。上周,傷不起的中國軟件圈再爆內幕,南霸天金蝶國際發布中期盈警,內部面臨大范圍裁員。
成敗金蝶
盡管金蝶方面出來辟謠,但7月20日還是有媒體資深人士在博客中談及此事。文章中提到,金蝶開始進入大規模裁員階段以求自保度過困難期。筆者在搜索資料得知,這已不是金蝶國際第一次傳出裁員消息。今年2月,金蝶國際公告,馮國華辭任金蝶國際執行董事、總裁及公司全資子公司金蝶軟件(中國)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此后又有消息稱,金蝶天津總經理許維離職,金蝶河南省區總經理胡綿光被調回總部,浙江省區總經理朱家成離職,山東省區總經理徐克立離職。金蝶骨干相繼離開,其中業績成為主要因素,同時SAP開始動用巨資加緊招兵買馬,杭州一些軟件廠商也在抄底招聘金蝶方面的營銷團隊人員。內憂外患讓今年管理軟件市場哀聲一片。
“南金蝶”長袖善舞卻失色眾生,背后是其大躍進式的人力管理方式,與難以再提競爭力的ERP和財務軟件產品。金蝶內部人士爆料表示,2011年金蝶花費600萬元年薪請入馮國華,另外花費300萬元請顧小蓉負責人力資源,買進IBM顧問十余人,每人年薪均在100-300萬之間。其結果仍然是無所事事,薪酬加變革教育資金總體折騰了直接成本8000萬元左右。而雪球財經上的評論也表示,金蝶國際“去年瘋狂招了不少人,然后,今年不漲工資,不發項目獎,變相逼走不少人,省去了很多補償費。”在金蝶以往發展歷程中,這類齷齪暴露于公眾視野之中的情況極為少見。換個角度看,金蝶管理之敗,也恰恰暴露出其潛藏的風險,管理之殤、產品刻板依舊,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筆者通過連線八百客軟件等其他廠商同仁得知,事實上“南金蝶、北用友”這類企業的主打產品均處于落后狀態。他們都是靠ERP和財務軟件起家,現在的市場已經趨于飽和,而又不像SAP、Oracle等企業能夠收取20%的年服務費,所以在整體收入上很難有所突破。另一方面,由于企業發展的時間比較長,人員冗余嚴重,勢必造成各種成本過高,從而造成持續虧損。同時,在銷售方面,用友、金碟都采取代理模式,信息透明化時代,在同等質量下誰的產品價格低誰才能勝出,代理分成制的缺點就如同過氣的黃臉婆,哪位用戶會愿意用超出一倍到兩倍的價格來購買這類軟件?
強龍難斗“美女蛇”
人們很難想象,作為中國軟件產業領導廠商,亞太地區管理軟件龍頭企業,全球領先的中間件軟件,港交所上市公司金蝶國際,近來日子過得竟是如此慘淡。從金蝶國際的財務數據來看,自去年開始,公司的日子就一直不好過。2011年,公司的雇員福利開支為14.4億元,較上年8.65億元上升66.47%,當年的凈利潤卻僅為1.45億元,同比下降46.6%。今年一季度,公司凈虧損8981.42萬元,今年中期繼續虧損。徐少春口中的“幫助顧客成功”名言,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卻成了一句笑柄。
中國軟件強龍到底怎么了?近年來流行的SaaS服務模式,像一條對用戶有極大吸引力的“美女蛇”,讓傳統軟件商的服務產品黯然失色。來自國內SaaS軟件商的觀點,不能說所有SaaS模式軟件都會在未來占有很大的市場份額,但是管理類SaaS軟件,比如CRM、OA、HR、ERP等產品未來肯定會占有非常大的市場份額。這類模式的進入成本是非常低的,服務商不需要鋪渠道、開實體店、做地面廣告、制作光盤,基本上幾個人就可以開始做。因此,國內非常多的優秀人才會來共同推進這個事業。未來SaaS的競爭越激烈,產品就會越好,服務也會越好,客戶就越會購買。隨著SaaS軟件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現在CRM的在線產品市場就已經超過了傳統軟件模式,其他產品也會向這一方向發展。縱觀國際市場,CRM方面的成功廠商salesforce已經是世界最大的客戶關系管理供應商,ERP領域也有3家SaaS服務企業上市,應該說中國的未來也會這樣。反過來看看軟件強龍們的日子,發展相對遲緩,金蝶試水友商網看似適應潮流,卻讓自己陷入SaaS困局,渠道、員工頻繁“蝶變”。對于金蝶及傳統中國軟件大廠商發展的相對遲緩,往往將其歸結為一個重要因素——創新乏力。
上世紀早期發展的國內軟件商被冠以創新客的頭銜,如今為何創新乏力?金蝶等企業的產品開發制度造成其產品創新及競爭力不強,他們的產品開發從客戶提出需求,中間會有銷售部門、售前部門、產品設計部門、產品研發部門等層層攔阻,基本上產品研發部門推出的產品滯后性嚴重,也很難符合客戶需求。而像SaaS模式的成長型軟件企業,基本上是將客戶的需求作為產品的本身特色,為每個客戶提供其獨特需求的產品,因此競爭力高很多。“清高”的軟件強龍們覺得其創新的過去就代表著未來的穩贏,不用太多考慮用戶體驗與感受;后來當他們發現在IT的江湖,創新與客戶訴求是無時無刻時,他們已經錯失了原本該屬于他們的市場與發展空間。
“傳統軟件的實際客戶在購買前是無法知道產品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產品好壞完全是靠銷售的水平而不是產品本身。SaaS模式是持續付費的產品,這種模式本身就要求這類服務企業必須隨時進化自己的產品來保障客戶能夠持續付費。”一家SaaS行業軟件服務公司高管告訴筆者。但失色的金蝶等傳統軟件商卻依舊不這么認為,恰恰相反,他們認為這種思考是純粹為了用戶的租用。“傷不起”的國內軟件“高帥富”還意識不出來自用戶的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這也正是他們持續落后的核心短板。
失色金蝶需要務實轉型。面對一塊爛攤子,雖然裁員和換帥是最容易給投資者交待的方法,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就只能用時間來檢驗。軟件企業的靈魂在產品,口碑在用戶,無論SaaS模式還是傳統光盤,只要有人付費,即便貌合神離,軟件服務商與其產品間的情場探戈還要繼續演繹。金蝶的未盡發展路,充滿了無限想象,也給國內軟件各路廠商敲了警鐘。
推薦閱讀
Adobe公司已經在深圳中級人民法院起訴中青寶公司,案由為專利侵權糾紛。本案將于8月16日開庭,這也是繼去年年底發生Adobe維權、中青寶CEO打傷女律師事件之后,雙方出現的最新動態。 中青寶與Adobe的恩怨還未了。近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傳金蝶開始進入大規模裁員階段以求自保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29/146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