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盈利困局的鴻海科技集團正在尋覓新的營銷途徑。
《IT時代周刊》近日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鴻海科技集團已于上個月正式就旗下IT賣場賽博數碼廣場向臺灣證券交易所提交了上市申請,邁出了IPO的第一步。為了增強信心,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甚至高調宣布“原定今年20家的開店目標調整為‘全臺找地、開店無上限’”.這是鴻海科技集團尋求突圍的最新舉動。
隨著電子公司競爭日趨激烈,企業紛紛削減制造成本,雖然鴻海科技集團是全球3C代工領域最大的巨頭,但其利潤空間也遭到進一步壓縮。數據顯示,在今年第一季度,鴻海的營業毛利潤已下滑至0.9%,蘋果產品毛利潤卻高達39.3%.
為了擺脫利潤壓力,郭臺銘多方拓展盈利渠道,其中包括進軍3C賣場。
然而,在電子商務的沖擊下,3C賣場的處境也不理想。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和家用電器零售商百思買集團近日宣布,將裁減2400名員工以緩解成本壓力。在國內,曾位居中關村賣場三強之一的北京太平洋數碼電腦城在2011年結束營業。同年,深圳布吉的世紀數碼城也傳出可能倒閉的消息。
在整個IT賣場行業已成夕陽產業之時,郭臺銘在賣場上大做文章的舉動顯得不同尋常。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易因此推測,未來產業更有可能向Shopping Mall(購物廣場)的業態形式轉型,而不再是現在這樣單純的電腦城形式。“在日本,這一模式已有不少成功的例子。
雙重夾擊
2011年2月,百思買關閉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全部9家門店,拉開電子產品實體店潰退的序幕。同年7月,北京中關村電子賣場老三強之一的太平洋數碼電腦城傳來“死訊”.
與此同時,如火如荼的電子商務將觸角伸向了IT產品市場。有內部人士向本刊記者透露,京東商城包含IT產品在內的3C類銷售額占據整體銷售的80%左右。以此推算,劉強東在2010年的3C產品銷售額約為80億元,2011年是140億元。這個數字盡管低于中關村IT賣場的280億元,但一年內超過75%的增長仍十分可觀。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對于維修商iLab這個名字,可能那些資深果粉們會有一定的印象,他們曾經在六月份曾經曝光過去下一代iPhone的設計圖,并且與后來陸續泄露的相關信息都比較的吻合。所以,此次他們用零部件拼湊在一起的iPhoen5,或許就是>>>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29/146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