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再次“炮轟”蘋果公司維修環節所謂“霸王條款”,稱其“屢教不改”。緣起一個月前,中消協聯合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江蘇、山東等省市消協共同發表了一份點評意見,直指蘋果公司的《APPLE維修條款》及《iPhone維修報告》中存在不公平格式條款。其中引發消費者熱議的包括“維修可用翻新件”和“維修造成產品損壞僅賠維修款”兩條。
對此,南都記者走訪了多家品牌手機的售后維修服務點,結果是這些所謂“霸王條款”同樣存在,只是表現形式有所不同,而實際操作又不違反我國的《移動電話機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即手機三包規定,下稱《三包規定》)。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有業內人士認為,消協與其緊盯蘋果問題,不如呼吁國家進一步完善已沿用了十年多的《三包規定》,做到“與時俱進”。
蘋果維修細則中的“迂”
在6月20日中消協“炮轟”蘋果公司在維修規定中標明“可能使用翻新零件”后,蘋果主動去除了這條規定,但又沒注明“一定用全新件”這類字眼。在手機咨詢公司戰國策首席分析師楊群看來,這種做法更像是“息事寧人”。對此,蘋果中國未做出任何評論。
“把維修條款做得這么細,實質上是蘋果公司‘迂’的表現。”楊群認為,源于常年專利戰爭中培養出的法律意識,蘋果慣于把每個問題都說得很細,細得滴水不漏。“但在中國市場把維修條款寫得這么細未必是好事,實際上也惹來了麻煩。”
曾在包括中國移動廣東公司、龍粵通信等本地知名通信企業負責市場工作的Sam則向南都記者透露,實際上大多數手機品牌都會用這種新舊元器件摻在一起的維修模式。蘋果只是把事情說明白了。
“手機在保修期內送保,維修點所用的都是品牌供貨商配送的零件,里面有新有舊。等過了保修期后,如果消費者自費維修,碰到的零件可能更加五花八門———市場上收來的二手件、拆機件什么都有。”不過他補充道,無論來源如何,維修方會保證零件都是沒有故障,付費維修一般還會獲得3個月的保修期。“《三包規定》從來沒有提到過不能用舊零件。”
注明數據損失責權被指“多此一舉”
除對“翻新件”的描述落下話柄外,所謂“維修造成產品損壞僅賠維修款”也被Sam視作蘋果“多此一舉”的做法。
按照中消協的意思,用戶在送修iPhone時,“蘋果不對數據或軟件應用的丟失或損害承擔責任。”屬“霸王”范疇。Sam則表示,為保證數據或應用不丟失,最直接方法是由維修點對這些內容進行備份,修好手機后再重新輸入其中。他舉例稱“過去一些手機渠道商在探索增值業務時,曾經有過提供‘付費備份’的業務。但后來發現不僅錢沒賺到,因為資料少缺問題,糾紛特別多而紛紛放棄。”
南都記者翻看包括華為、索尼等其他品牌的售后服務規定,發現內容大都是《三包規定》中的節選,沒有一家會像蘋果這樣單獨對“是否負責數據保存”問題詳細說明。
而記者昨日走訪了中華廣場4樓一家索尼手機授權維修點和陵園西路一家華為手機授權維修點,當提出要維修手機并保留內部數據時,工作人員給予的回復大都為“資料只能盡量保,如果保不下來也不會負責”,并需要在維修單上簽名確認責權。
“數據如何保留,丟失是否賠償?《三包規定》并未注明。”楊群了解到的行業情況和Sam相近。他認為,中消協解讀蘋果“霸王條款”的初衷是好的,但這實質上是手機行業的共性問題,只是蘋果的風格導致在每個問題上都會用文字描述清楚,結果把所謂問題“暴露”了出來。
因此,楊群稱中消協應該借此機會,對整個手機行業進行大摸底,“若消費者普遍認為不合理,卻又是行業共性的,調查結果的影響力會更大。繼而呼吁國家相關部門根據行業新情況完善《三包規定》,從法規端解決問題,才是最好的做法。”
業界視點
手機維修《三包規定》該更新了
據了解,我國《移動電話機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誕生于本世紀初,距今已有10年多的歷史,內文共31條,對手機出問題權責誰屬有詳細的規定。但其中許多細化問題并無詳細說明,諸如“零件新舊”、“資料保存”等,均在此列。
推薦閱讀
因為介入電子商務平臺,蘇寧電器和國美電器等傳統實體賣場的增長開始下滑,而利潤更是首次出現大幅度下降。蘇寧電器表示,2012年上半年,一方面公司在搭建新的業務架構,一方面在加快轉型,短期內公司效益有一定壓力>>>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29/146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