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財報已經有多少個季度連續超預期了?就算華爾街的專業投資者對此也幾乎無法記清。你能記住的是,從喬布斯和他的iPod問世以來,蘋果幾乎一直都在超預期,iPhone和iPad面世之后,這種超預期更是成為了大家默認的“常態”。
但是,當喬布斯離開后不久,7月25日第3季度財報公布的時候,蘋果讓投資者們失望了:蘋果當季營收增長了22%;凈利潤增長了20.5%數字依然非常光鮮亮麗,但蘋果iPhone和iPad銷量都不及分析師的預期。
對于蘋果,業績減速其實并非本質問題之所在!畢竟iPhone5尚未到來,而且將會在第三季度發布,無疑將會帶來更大的銷售刺激。
蘋果的真正的問題在于,作為一家充滿神奇的企業,它正在“祛魅”。這種祛魅不僅僅體現在前面發布的、平淡無奇的new iPad,也體現在傳言中正在發布的iPad Mini上,這些產品沒有制造任何驚喜,不過是在繼續消費蘋果此前積累起來的“神奇”。
而即將到來的iPhone5除了屏幕更大、分辨率更高之外,也不會有更大的驚喜。iPhone以前過于成功、制造的驚喜過大,以至于這座高峰自己也難以不斷翻越。這也給消費者造成了一個奇怪的心理暗示:蘋果總能制造奇跡,所以我愛蘋果,但是如果蘋果不再制造驚喜呢?
當iPhone出世的時候,它確實領先其他廠商太多,在觸摸屏、移動互聯網、App Store等各個方面全部是顛覆性的。拿喬布斯的話來說:至少領先3年,而其它廠商要追平這3年的差距又豈是3年能夠完成的?畢竟蘋果自己仍然在創新之路上狂奔。
但是,當Retina屏、千萬像素拍照等已經超過人們的肉眼體驗極限的時候,蘋果在原有的創新之路上可能走到了“盡頭”這個盡頭是用戶體驗邊界所限。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以規模制勝、高中低端全面發力的三星,在銷量上首先和蘋果拉出了距離。根據7月27日Juniper Research研究分析,第二季度三星的智能手機出貨量約為5210萬部,同期蘋果出售了2600萬部iPhone,相差過半。其中,Galaxy S的銷量在2個月內達到1000萬,距離iPhone不遠。
如果說一眾手機廠商借助Android從軟件方面在模仿、追趕蘋果的話,那么在硬件領域,聯發科正在成為山寨機、國產正規軍們的新樂園。而借助聯發科芯片快速崛起的聯想、華為、中興、酷派四大天王也被戲稱為山寨機里的戰斗機。
此前,中國的本土手機歷經3輪模仿潮:第一輪由2000年前后的家電廠商發動,可以成為貼殼模仿型山寨;第二輪則是聯發科協同深圳眾多山寨機小廠、Design House們發起,可以稱為作坊定制型山寨;而最新發動的一輪則主要由中、華、酷、聯四大廠商主導,利用展訊、聯發科的芯片和Android操作系統擴張。
雖然都是在模仿,但是國產廠商還是一直在自我超越。第一代模仿機搶占的是全新的市場,特別是三四線城市及其以下市場,第二代模仿機則已經有了一些定制化,搶占的是LG、三星們的低端市場,而新一代定制機則已經成為諾基亞們的頭號殺手,它們都有很強的渠道能力和較好的研發能力。
因此,當Android和聯發科們的舞臺搭建好之后,智能手機的跑馬場上不再有技術作為壁壘,同出這一舞臺的企業們,最終比拼的是營銷、渠道、成本控制,一如10年前的國產家電業,當時的家電小廠商數以千計,遠超山寨手機廠商數量。
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在營銷、渠道和成本控制方面占據優勢的企業也有望成功,以中、華、酷、聯為例,它們都具備三項中的至少2項,也就是說至少要具備兩口氣才能“做活”。其中聯想自從打入原來中興、華為占據優勢的運營商渠道之后,銷量就實現了倍增。與此相似,小米、OPPO們主打的技術營銷,通過傳統廣告或微博病毒廣告實現Brain Washing,在某一細分市場占據空間;而多家互聯網手機的玩法,則是希望用低價手機拉動增值業務賺錢。
但是,當聯想開始沖頂的時候,在復制PC領域成功的時候,這個行業的“赤潮”已經來臨,在渠道、營銷和成本方面沒有優勢的企業難以生存。比如,第二代山寨機廠商們對三四線渠道的控制力,受到運營商渠道和電商影響會大大減弱,難以復制以往的成功。
推薦閱讀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發布享譽世界的Windows95后,微軟就一直被詬病在創新上乏善可陳。不過現在業界都在期待Win8盡早上市。希望這次微軟能夠成功,不再讓人們失望。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發布享譽世界的Windows 95后>>>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29/146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