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協會26日再度點名批評“蘋果”售后服務存在“霸王條款”,而就在一個月前,中消協聯合天津等六省市消協聯合發表《蘋果維修合同不公平格式條款點評意見》要求蘋果進行整改。那么,蘋果公司“霸王條款”為何屢“教”不改?“雙重標準”服務是否店大欺客?
中消協再發力,“蘋果”惹怒網民
中消協26日公布的《2012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中,“蘋果”由于其糟糕的售后服務被列為反面典型。引發了網民熱議,網民紛紛轉帖、發微博質疑蘋果的相關規定。
質疑一:“三包期”為何不能重新計算。
消費者王先生購買蘋果牌IPhone4手機,在三包期內出現性能故障,蘋果售后服務中心為其更換了除外殼和充電器以外的全部移動電話機配件,并填寫一次維修記錄。售后服務中心以蘋果公司為消費者采用更換主機方式進行維修為由,拒絕重新計算手機的“三包期”。
質疑二:維修可用翻新件,舊件歸“蘋果”。
網友“全軍復活”說,維修更換部件成為用戶的財產,被更換件成為蘋果公司的財產。蘋果的說法含糊不清,店大欺客。網友“綠皮小龍蝦”說:“我就一條明白,我花錢換了零部件,維修后更換下來舊的零部件為什么不還我。”
質疑三:修壞產品僅賠維修款。
《IPHONE維修報告》第五條規定:“客戶應對其數據的安全性自行負責,蘋果及其授權維修中心不承擔對數據、程序或可移動存儲介質的損壞或丟失的責任。”網民“鳳舞九天”:修壞了只賠維修款,那是不是醫生錯診只賠醫藥費就行了?
“雙重標準”服務,“蘋果”的霸道何來?
蘋果公司日前發布的2012財年第三財季財報顯示,截至6月30日,公司收入350.23億美元,其中中國區為57億美元,中國已成為其不可或缺、潛力最大的市場。
網友“DJ一個人的旅行”說:“因為你最厲害也就罰點錢,蘋果還是蘋果,國民還是會趨之若鶩。蘋果說‘我這樣你有意見么?有?有請保留。’”當不少中國人為蘋果花費重金、將其企業和創新視為榜樣之時,蘋果卻在種種層面展現出“傲慢與偏見”。
中消協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俊海說,蘋果在中國的維修條款屬于“普通版本”,而在日本、澳大利亞、英國等國還有“特殊條款”,由于其規定不符合當地國家的法律,蘋果特意制定特別規定以符合所在國的法律標準。“這不能不讓人對蘋果的雙重標準感到疑惑。”
劉俊海向記者表示,在中消協6月發布報告指出蘋果問題之后,一些地方消費者協會曾試圖代表消費者和總部位于上海的蘋果公司進行溝通,“但并未獲得蘋果的積極配合”。
在遭遇多方質疑之后,蘋果曾在7月初更改了部分條款,但其修改“解釋模糊”“意思含混”,對于眾多核心信息并未完全更改,有敷衍消費者試圖蒙混過關之嫌。
記者試圖與蘋果公司聯系,但截至記者發稿時,蘋果公司并未回復記者采訪電子郵件,也并未向社會公開發布聲明。
網民質疑,既然蘋果的諸多規定違反了我國法律,但蘋果在進入中國這么多年,為什么一直沒有改正?“蘋果”憑什么這么“牛氣”?
廣東省消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單個消費者對強勢企業的“霸王條款”難以撼動,許多消費者之所以不起訴或采取忍讓態度,主要原因就是訴訟等維權成本過高、耗時長久;而從消費者協會本身的角色定位來說,消費者協會卻只能“曝光”,無法代表消費者訴訟,更談不上追責。
“對蘋果這樣的‘巨無霸’確實存在政府監管不到位的地方,甚至知道也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一位在基層長期從事工商執法的工作人員說,雖然法律有規定,蘋果某些條款是違法的。但蘋果銷售到全國各地,誰先開出對蘋果的第一張罰單,誰就可能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沒得到上級統一指示,我們是不會貿然行動。”
霸王條款還能“霸”多久?
正如有網民說的,“你罵或者不罵,‘蘋果’還是那個‘蘋果’,不回應,也不整改。”雖然經歷多次“口誅筆伐”但是蘋果依舊我行我素,像一塊搬不走、撼不動的“頑石”。
網友“自然為本”說,蘋果的霸氣完全是眾多果粉慣出來的。果粉們熱衷蘋果,沒幾個會考慮其售后服務,完全是為了擁有一份蘋果的時尚和光鮮。對于這種霸氣,消費者只有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對此,早在去年年底,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22家城市消費者協就曾聯合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發出了《關于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增加消費者組織代表不特定多數消費者進行公益訴訟的建議》,呼吁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訂過程中,明確消費者組織在消費侵權公益訴訟中代表不特定多數消費者進行公益訴訟的權利和主體資格。
劉俊海等專家表示,要讓霸王條款在市場上消失,光靠消費者自身或是消費者協會的力量遠遠不夠。就蘋果的霸王條款而言,某些政府部門存在監管懈怠,甚至為企業開脫的現象。政府應當加強對蘋果霸王條款的主動查處。
有評論指出,中國的廣大消費者將蘋果公司捧上頂峰,但蘋果一定要記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蘋果持續霸道之日或許就是蘋果被中國消費者拋棄之時。
推薦閱讀
當蒂姆接受全場的歡呼時,或許我們中國觀眾的心目中還留有疑問,他是誰,為什么會贏得如此多的掌聲?顯然,他不像比爾-蓋茨或者斯蒂夫·喬布斯那樣出名,但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如果沒有他,微軟和蘋果也可能不會成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往事:中消協為何嚼不爛一個“蘋果”?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29/146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