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生產
在北京郊外的一處工廠,聯想展示了該公司在全球計算機市場的競爭中不同尋常的策略。與中國的其他數千家工廠類似,該工廠組裝桌面電腦和服務器。在工廠中,機械臂運轉不息,傳送各種配件。成排的工人安裝著不同配件,而計算機順著生產線逐漸成型。該工廠每天能生產2.5萬臺計算機。
這家工廠的不同之處在于,廠房、設備和員工都屬于聯想。這是聯想在全球范圍內的8家工廠之一,該公司還在中國和巴西建設另3家工廠。這一做法有違行業常規,例如蘋果和惠普(微博)等公司都將筆記本和其他電子產品的生產,甚至設計,外包給OEM廠商。
聯想認為,自主生產將成為一大關鍵優勢。聯想CEO楊元慶表示:“賣電腦和賣水果類似。創新的速度很快,因此你必須知道如何跟上速度,控制庫存,匹配供需,以及掌握快速的資金周轉。”
去年下半年,聯想的這一優勢得到發揮。當時,泰國洪災導致計算機行業面臨普遍的硬盤缺貨問題。因此,聯想需要與其他公司競爭,以獲得更多的硬盤供應。
不過聯想供應鏈高級副總裁格里·史密斯(Gerry Smith)表示,由于聯想自行組裝計算機,因此能很快地調整產品線,加強硬盤供應充足的產品生產,并給予高利潤產品更高的優先級。他表示,由于供應鏈的快速響應,聯想在此次行業危機中市場份額大幅增長。
業務復蘇
根據IDC的數據,去年第四季度,聯想的全球市場份額上升至超過14%,高于此前一個季度的13.7%。聯想該季度共出貨了1300萬臺計算機。而出貨量連續5年排名第一的惠普市場份額則從此前一個季度的18%下降至16%。
憑借自主生產及進軍新興市場的戰略,聯想已經扭轉了業務滑坡的趨勢。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這一財年中,聯想的利潤同比增長73%,至4.73億美元,超過大部分競爭對手。而就在3年前,聯想仍面臨虧損的局面。
聯想直到2005年才開始開拓國際市場,當時聯想收購了IBM(微博)的PC業務,在科技行業中引起轟動。聯想還聘請了美國的科技行業人士擔任高管,運營公司。然而在2008年的全球經濟衰退之中,聯想的產品銷售陷入低谷。2009年,聯想聯合創始人柳傳志和楊元慶重新拿回了公司控制權,推動聯想重回正軌。聯想當時加強了在發展中國家,例如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的計算機銷售。
在中國,有許多OEM廠商為大公司代工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聯想與這些公司不同,因為該公司以自主品牌銷售產品。這使其成為中國首個全球性的消費類品牌。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根據外媒報道,Facebook和雅虎這兩家公司的高管達成了廣泛的戰略性合作協議,并撤銷了由專利糾紛所引起的訴訟和反訴訟。根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兩家公司將會擴大合作方式,包括聯合的廣告銷售以及一些重要的專利交叉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聯想戰略調整:用新產品提高品牌形象認知度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29/148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