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圍內裁減1萬名員工,諾基亞公司上周宣布該計劃的重要原因是這個昔日2G和話音時代的全球手機霸主,在3G和移動互聯網時代全球市場份額正在不斷下滑。今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凈利潤為11.03億歐元,同比下降61%。
面臨類似困境的還有索尼,其2011財年虧損達創紀錄的57.4億美元,市值僅剩下150億美元,只相當于競爭對手蘋果市值的3%。而2008年市值高達830億美元并讓美國總統奧巴馬“愛不釋手”的黑莓手機,其制造商RIM也因連續四個季度的虧損以及市場份額繼續萎縮,宣布裁員30%。
為何這些曾經風光無限的公司會遭遇今天衰落的困境?哈佛商學院教授邁克爾·塔什曼(Michael L. Tushman)認為,各領風騷數百年已經過去,信息時代如果你繼續傲慢和懈怠,不能始終保持危機感和敏銳的創新意識、構建起二元組織管理能力,就如同給自己掘好了墳墓。
創新:漸進式還是突變式?
如果回溯過去100多年的世界鐘表行業的情況,就會看到一些有意思的現象。在1970年左右,瑞士地區有1600家企業、9萬名員工生產機械表。也就在那時,第一次出現了石英表機芯,但在10年的時間里,瑞士的鐘表領導者們什么都沒做,他們制作出了越來越多的機械表,結果卻是,最后近一半的企業倒閉了。而開始生產石英表機芯的日本企業10年后出口的機芯和成品表數量增長了6倍。
戰略上的抵制是原因之一,邁克爾·塔什曼分析瑞士鐘表商的式微時認為,通過珠寶店來賣的機械表利潤非常高,而石英表價格非常低,商業模式不同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一個公司出現變革機會的時候,如果它會摧毀企業原有的占優勢地位業務的能力,而不是加強原有能力時,人們往往會對之抱以負面情緒。”
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2012(第三屆)中國企業組織管理高峰論壇上,邁克爾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很多公司做改變的時候是在坡底,他們是在不得已而為之的時候才會去改變。但是那些偉大的公司,都是在自己有優勢的時候就開始做出改變。
當一個公司非常強大的時候,以往成功的經驗反而會助力埋下失敗的種子,比如會“感染”文化僵局、對突破性技術的盲目意識、戰略與業務失衡、遺傳多樣性低、公司運營限制等“疾病”,因為憑借以往的成功經驗往往會導致缺乏多樣性和開拓進取的精神。這也是那些非常偉大的戰略和商業模式的公司在世界出現變化的時候往往會一頭栽下去的重要原因。
在他看來,企業關鍵要知道何時放棄,甩掉某些業務副產品,進行流程、能力、結構、文化、戰略同時調整的組織革命。有時一些漸進性的創新,使現有的能力不斷完善的方式,從長期角度來說,這是一個災難。放棄成功的驕傲,勇敢抓住新機遇,才能在不斷變革的社會中持續生存。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據了解,美國蘋果公司5日從其移動應用程序商店中刪除首個惡意軟件,該軟件是一個收集用戶地址簿信息并發送垃圾短信的應用。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楊雪)據了解,美國蘋果公司5日從其移動應用程序商店中刪除首個>>>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29/148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