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上午9時,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官方微博透露,蘋果公司與深圳唯冠就iPad商標案達成和解,蘋果向唯冠支付6000萬美元。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微博中表示, 蘋果公司已按調(diào)解書的要求向廣東高院指定的賬戶匯入6000萬美元。此舉意味著IPAD權屬糾紛上訴案塵埃落定,蘋果新iPad將很快在國內(nèi)上市。
據(jù)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透露,在今年2月29日公開審理此案后,承辦案件的合議庭認為,為使糾紛雙方利益最大化,調(diào)解是最佳選擇。目前唯冠公司債權人已達數(shù)百人,其最大的財產(chǎn)估值主要集中在iPad商標的價值上,訴訟前,涉案商標已被數(shù)個銀行申請輪候查封,一旦該商標價值發(fā)生貶損的話,將會導致債權人更大損失。由于唯冠已經(jīng)破產(chǎn),其iPad商標已經(jīng)被包括中國銀行、民生銀行在內(nèi)的8家債權銀行查封,此次談判的相當一部分主導權在這8家債權銀行手中,而唯冠尚欠這8家銀行4億美元,以此推測,唯冠方面的底線價位為4億美元。
據(jù)悉,蘋果與深圳唯冠有關iPad在華商標歸屬權的問題始于2010年6月,當時蘋果公司在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深圳唯冠,要求確認其為iPad商標專用權人。
蘋果認為,2009年公司通過英國IP公司從唯冠方面購買了在歐盟、中國、新加坡等7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0項iPad商標權,但是唯冠方面現(xiàn)在拒絕履行涉及有關中國商標權的協(xié)議。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在2011年2月23日、8月21日、10月18日三次開庭審理后,于2011年12月5日作出一審判決:駁回蘋果公司的訴訟請求。隨后,蘋果公司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年2月29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此案,但是當庭未宣判。隨后,在廣東高院的主持下,雙方開始接受調(diào)解。
唯冠蘋果iPad糾紛大事記
2000年,唯冠集團注冊了iPad在歐洲與世界其他地區(qū)商標。次年,唯冠大陸子公司深圳唯冠注冊了iPad中國商標。
2009年12月,蘋果通過旗下英國子公司IP Application支付3.5萬英鎊(約合5.5萬美元),從唯冠臺灣子公司唯冠國際手中買下了iPad全球商標權。由于深圳唯冠員工袁輝與麥世宏參與談判,蘋果認為轉(zhuǎn)讓協(xié)議也包括了iPad在中國大陸的使用權。
2010年1月,蘋果正式發(fā)布iPad。2月,蘋果以深圳唯冠連續(xù)3年停止使用iPad商標為由要求中國商標局撤銷1090557號商標。但3月,民生銀行拿到深圳唯冠的資產(chǎn)保護令,向中國商標局遞交資產(chǎn)保護書,深圳法院查封了深圳唯冠持有的兩個iPad大陸商標。
2010年4月,蘋果在深圳中級人民法院起訴深圳唯冠,認為基于之前轉(zhuǎn)讓協(xié)議,自己持有iPad商標在大陸的所有權。但深圳法院駁回了這一訴求,認為蘋果是與唯冠國際達成協(xié)議,并未與深圳唯冠簽署合約,而也沒有證據(jù)表明深圳唯冠批準了這一協(xié)議。
2011年,唯冠在深圳與惠州兩地起訴蘋果經(jīng)銷商,要求禁售iPad。2月,蘋果在深圳法院起訴深圳唯冠,要求深圳唯冠進行賠償并確認蘋果在大 陸擁有iPad商標權,這是雙方首次正面交鋒。3月,深圳唯冠向北京工商局投訴,要求對商標侵權的蘋果實施罰款。12月,深圳中級人民法院判決蘋果敗訴, 其賠償與商標要求均被駁回。
2012年2月22日,深圳唯冠在上海浦東新區(qū)法院起訴蘋果總經(jīng)銷商侵權,但法院未宣判。2月29日,蘋果在深圳起訴深圳唯冠要求獲得iPad在大陸商標權的二審在廣東高等人民法院開庭。
2012年4月1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富邦公司(唯冠科技債權人之一)申請唯冠破產(chǎn)清算要求遭拒。
2012年5月9日 美國加州高級法院法官馬克·皮爾斯5月4日應蘋果的請求,駁回了唯冠起訴蘋果iPad商標侵權一案。
2012年7月2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外宣布,蘋果公司與深圳唯冠就iPad商標權問題達成和解,蘋果公司支付6000萬美元和解費用。
推薦閱讀
微軟在周一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收購aQuantive并未實現(xiàn)預期的業(yè)務增長,這是資產(chǎn)減記的主因。這一資產(chǎn)減記也意味著微軟第四財季的利潤將被清零。華爾街分析師預測說,微軟第四財季的利潤可能有52.5億美元,財報將會在7>>>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iPad商標案達成和解 蘋果將向唯冠支付6000萬美元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29/149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