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日報 》記者今日上午獲悉,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外公布,蘋果公司已與深圳唯冠就iPad商標案達成和解,蘋果公司向深圳唯冠公司支付6000萬美元。
“目前債權人給予的壓力很大,法院方面也一直給我們做調解,如果按照正常宣判,我們拿到的金額可能會更少,所以最終選擇了和解。”唯冠代理律師謝湘輝對本報表示,最終和解的金額與當初的預期相差甚遠,但算是解了燃眉之急,至少可以幫助債權人取得最大的利益。
謝湘輝同時對記者表示,其他各地的訴訟將會進行撤銷。
據了解,在深圳唯冠科技申請破產保護之前,該公司就欠下了八大債權銀行高達4億美元的債務。在蘋果從唯冠國際(即臺灣唯冠)購買 iPad全球商標9個月之前,八大債權銀行就已經查封了唯冠科技的資產,其中包括在中國注冊的 iPad商標。因此,iPad在中國大陸的商標其實早已不歸唯冠所有,而是這幾家銀行的共同財產。
而在十天前,作為債權人之一,臺灣富邦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唯冠破產清算案開庭。
唯冠集團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楊榮山對第一財經表示,僅僅是深圳唯冠一方的債權就高達2億多美元,雖然還有一些固定資產,但是顯然6000萬美元還遠遠不夠。楊榮山表示,目前唯冠的各項資產已經明晰,各個債權人的清償工作都在進行中。
“目前唯冠的LED照明項目已經投產,未來的防線是轉型做能源投資和能源管理,比如說路燈改造這一塊。”楊榮山稱,現在深圳唯冠破產的風險少了許多,自己下一步希望帶領唯冠轉型節能領域。
業內人士對記者指出,6000萬美元的賠償和漢王的iPhone商標案相比,還是挺高的一個價錢,和蘋果在第二財季每天從中國市場吸金5.5億元相比,相當于不到一天的收入,還是很劃算的買賣。
“中國作為其全球第二大市場,蘋果公司無疑希望盡快地解決商標糾紛,以免錯失最佳銷售時間。”據工信部電信設備進網管理網站信息披露,新iPad已拿到內地入網許可證。
此前,蘋果公司發布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蘋果中國區營收達到破紀錄的79億美元,意味著蘋果在中國每日進賬8777萬美元(約合5.5億元人民幣)。按產品劃分,單季銷量3510萬臺的iPhone和相關產品及服務的營收為226.90億美元,同比增長85%,在其總營收中所占比重超過一半。
推薦閱讀
蘋果公司向深圳唯冠支付6000萬美元,由此獲得iPad在中國內地的使用權。業內人士表示,對市值6000億美元的蘋果公司來說,6000萬美元是“九牛一毛”。 蘋果公司向深圳唯冠支付6000萬美元,由此獲得iPad在中國內地的使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唯冠:6000萬和解金解燃眉之急 正在進行清償工作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29/149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