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7日,由《IT時代周刊》、IT商業新聞網主辦的題為“未來‘芯’趨勢——2012 異構計算的應用及未來趨勢”論壇在北京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國電子學會電子商務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北京科技大學教授梅紹祖、北京信息產業協會秘書長徐祖哲等技術權威及政府領導參加會議并發表了講話,《IT時代周刊》總編、IT商業新聞網董事長曹健先生致歡迎辭,AMD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鄧元鋆出席會議并講話。來自制造業、石化、軟件及游戲等各行業的CIO/CTO、OEM廠商及軟件開發商等代表們聚集一堂,就芯片行業發展遇到的挑戰及未來趨勢展開了熱烈討論,并分享了異構計算和AMD革命性產品APU(加速處理器)的技術和應用給整個產業鏈、企業用戶、PC用戶帶來的深遠影響。
鄧元鋆先生表示:“目前CPU(中央處理器)處理一般應用時的性能已經足夠。在當前移動互聯和多媒體時代,用戶對圖像、視頻、游戲的需求大大增加,而處理圖形計算不是CPU所擅長的,需要GPU(圖形處理器)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通過提升CPU頻率和內核數量來提高計算能力的傳統方式遇到散熱和功耗的瓶頸。在用戶需求變化和功耗瓶頸的雙重背景下,異構計算應運而生。異構計算利用不同體系結構的優勢、有效地進行系統級運算,從而達到整體性能和能耗之間的最佳匹配。異構計算能夠大大提高處理器的計算效率,是未來芯片產業發展的必然出路。”
“異構計算是未來信息技術的發展方向。傳統的通用CPU在面對移動互聯的應用時功耗問題顯得比較突出,而且計算效率不高,將CPU、GPU融合在SoC(單一系統芯片)上的APU是一個巨大的創新。”倪光南院士在談到異構計算時這樣表示。
2011年,AMD在全球率先推出的APU平臺是異構計算的經典之作。APU將CPU和GPU聯合起來,共同承擔計算任務,將計算任務智能地分配給CPU和GPU,讓他們各自完成擅長的工作,實現高效率、高性能、低功耗的目標。APU的異構特性促使應用程序的開發和優化實現新的跨越,不管是個人用戶對圖形性能、炫酷游戲、高清視頻以及其他多媒體的綜合應用,還是企業用戶從大型數據中心、到云計算、物聯網的商業運算需求,APU都可以輕松應對。
能否創建出更豐富、消費者需要和喜愛的應用,是異構計算能否得到普及的關鍵。目前,全球眾多領先的獨立軟件開發商都在積極地與AMD合作,在異構平臺上進行應用開發工作并取得了累累碩果。100多款由業內領先的軟件和網絡內容提供商開發的應用軟件正在利用AMD異構計算技術進行加速,如IE9給用戶帶來的逼真網上沖浪體驗,暴風影音為用戶帶來更高清、平滑、絢麗的顯示效果等。包括人臉識別、手勢識別等在內的各種生物識別技術、視頻解碼技術、星云計算等應用已經逐漸成熟并得到推廣。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肖普進行了兩方面的調查,以確定這一無形資產的價值。首先,他計算了從iOS轉向Android平臺所需付出的成本。隨后,他對1000名iPhone和iPad用戶進行了調查,以確定在競爭對手產品提供什么樣的折扣時,蘋果用戶會改用這>>>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AMD發力異構計算 引領未來“芯”趨勢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29/149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