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仍然信任百思買及其前景,深切關心客戶、員工和股東的利益,百思買迫切需要恢復增長。” 6月8日,百思買創始人理查德·舒爾茲(Richard Schulze)突然宣布辭去董事長一職,已經71歲的他難掩憂慮之色。
一個企業的創始人,在公司瀕臨困境、接班人尚未找到的情況下,就把自己所持的股份全部賣掉,怎么聽都不是個好主意。但現在的舒爾茲就決定這么做。退出董事會的他正計劃把所持百思買價值將近13.7億美元的20.1%股權進行完全行權。
CEO的離職,董事長的離開,百思買高管層的重大變動再次讓業界擔憂。這個曾經的全球家電巨頭如今疲態盡顯:敗走中國市場,歐洲市場也表現不佳。百思買計劃關閉50家大型連鎖店,壓縮8億美元成本。
或許現在的局面早已讓舒爾茲力不從心。
為私有化鋪路?
在公司股票大跌、市值大幅下降、公司財報數據連續下滑的情況下,年邁的創始人變賣股份的確對公司后續經營和業績扭轉方面有很大負面作用。受此影響,6月8日百思買公司的股價在盤前交易中下跌超5%。
這個舉動讓人難以相信是足智多謀的企業家舒爾茲所為。
1981年,一場龍卷風突襲了美國明尼蘇達州的羅斯維爾市,讓當地一家音樂之聲CD店變得凌亂不堪。但店鋪老板舒爾茲把多箱音樂光盤和電視機擺到了停車場來了一場“龍卷風大甩賣”,最后因為光臨停車場的人太多,造成了小城的交通堵塞。
這件事讓舒爾茲發現了一個不錯的商業模式。很快,他把所有的資金都投入到了創立一家電器超市,也就是今天的百思買。而舒爾茲在服務公司超過30年后,于2002年辭去首席執行官的職位,擔任董事長職位。
聰明如舒爾茲,賣掉手上的股份的想法或許并不簡單。
華爾街也有傳聞說,他的目的是要實現百思買的私有化。美國紐約投資顧問公司Telsey Advisory Group指出,舒爾茲出售所持股份一事為私募股權公司收購百思買清除障礙,一旦成行,112億美元收購百思買的估價將成為自2005年以來美國最大規模的一起零售企業并購交易。
但想要找到一個好買家并不容易。美國圣路易斯投資研究公司分析師馬特·阿諾德(Matt Arnold)稱,私募股權機構很容易就會發現百思買股份私有化帶來的好處。現在的問題是:能否找到一個既看到百思買價值又有收購興趣的潛在買家,而且還要甘愿承擔收購帶來的風險?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戴爾CEO邁克爾·戴爾(MichaelDell)在周三的分析師會議上表示,他計劃在未來3年內削減20億美元成本。其中8億美元的成本削減來自對銷售運營的簡化,另6億美元則來自供應鏈方面的成本壓縮。此前一天,戴爾宣布將發放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百思買創始人辭職 全球家電巨頭疲態盡顯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29/150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