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鴻海集團總裁郭臺銘一直忙著在全世界蓋工廠,這次他揮師上海灘,下了一著妙棋。
月10日,鴻海集團富士康中國總部在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中心奠基動土,中外官商云集,陣勢蔚為壯觀。兩三年后,一座云端設計的綠色智能大廈,將拔地而起。它象征著郭臺銘的新夢想,即富士康將由外銷導向的加工貿易型企業(yè),轉向科技內銷服務型企業(yè)。
郭臺銘在動工典禮上感慨不已,他在致辭時表示,1988年他就想在上海灘設總部,如今才是夢想的新開始。這的確是他心路歷程的真誠剖白。
二十多年前,30多歲的郭臺銘毅然創(chuàng)業(yè)。初入商場的他,從門檻較低的制造業(yè)入手,開始“為別人做嫁衣” 。過去二十多年的酸甜苦辣,讓他明白了不少道理。貴為擁有120萬員工的世界最大的制造“皇帝”,其最大的苦衷就是受“夾板氣” :一邊是員工不斷要求改善勞動環(huán)境、提高工薪待遇,一邊是蘋果“老板” 敲骨吸髓的榨取,從iPhone到iPad,郭臺銘只能獲得少得可憐的加工費。
時勢更替,事業(yè)興衰,郭臺銘變了。人們還記得,多年前,他曾信誓旦旦地向合作伙伴承諾,富士康決不做品牌。而這幾年,他卻是滿腦子的轉型升級、更新?lián)Q代,與時俱進成了他的指導思想。
如何把富士康科技由外銷導向的加工貿易型企業(yè),轉向科技內銷服務型企業(yè)?人們從郭臺銘在上海灘的大動作中可見端倪:一是調結構,將富士康從純粹的制造業(yè),轉向科技研發(fā),轉向新世代電子商務。他心中的藍圖是,由制造的富士康走向技術的富士康,再走向商貿的富士康。二是擴內需,內銷總部及市場要從上海開始做起,國內幾個制造基地將轉型做內銷。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已答應他,全力支持他在浦東轉型做內需。三是轉模式,轉向四大流的新世代商業(yè)模式,即現(xiàn)代化電子商務,要將人流、物流、金流、訊流做好,達到世界一流水準。上海這個基地將作為富士康的新世代商業(yè)模式、新網絡經濟和互動經濟演進的實驗戰(zhàn)場。
改革開放后,郭臺銘就率富士康進深圳,接著帶臺商進昆山,再配合中西部開發(fā),如今回師浦東發(fā)展。他一邊配合著國家十二五規(guī)劃,穩(wěn)增長、促民生、調結構、擴內需,一邊大手筆落實他將富士康提升為科技內銷服務型企業(yè)的宏偉目標。
這正是人們所樂于見到的新面孔郭臺銘。
推薦閱讀
智慧城市市場進入爆發(fā)期 神州數(shù)碼將成獲益者
在全面轉向“智慧城市”戰(zhàn)略后,神州數(shù)碼2011到2012財年的業(yè)績實現(xiàn)了了20%以上的增長,神州數(shù)碼CEO林楊今日表示,智慧城市市場已經進入爆發(fā)期,而神州數(shù)碼將成為主要獲益者。 在全面轉向智慧城市戰(zhàn)略后,神州數(shù)碼201>>>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郭臺銘帶著夢想從上海灘再出發(fā)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29/150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