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跑馬圈地式的粗放式擴張不再奏效時,國美這個龐然大物,用什么來抵擋衰退?
多家家電供應商向南都透露,國美已經要求品牌廠商將其外派銷售人員全部撤離小型國美門店,改由國美自營人員自行負責銷售,而銷售人員的費用由家電廠家支付“國美很多小型門店入不敷出,國美這么做可以節省人工成本。”
國美將這一改良稱為“店態調整”。根據國美內部的調整方案,將所有門店按照銷售規模分為旗艦店、中型門店和小型門店,國美再根據門店的客流量決定搭配營業人員,原先以地區分部為單位的考核模式轉為核算到門店。
“我們必須精細化管理,多大面積的店,多大的銷售額,以此來配備銷售人員、樣機數量等。”國美副總裁史明昨日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國美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微調”,使原先陷入虧損的門店扭虧。
提升門店績效
“2012年第一季度截止到今天,公司的業績下滑到歷史最低水平,中期出現了虧損,并向我們提出了警示,在這種形勢下,我們唯有主動求變,加強經營意識才能有更大的發展。”今年3月的國美年會上“老板娘”杜鵑開宗明義。
房地產市場低迷、內需不振,而物流、店租、人工成本只增不減,家電廠商和渠道同感寒意。國美一季度總營收97.6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了28.62%,經營利潤為5300萬元,較去年同期的6.85億元大幅下滑92.26%,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739萬元,較去年同期的5.52億元下滑88%。國美將利潤下滑原因歸結為,集團收入下滑以及電商虧損。
改善業績迫在眉睫。南都記者在有關渠道了解到,國美近期下發了一份提升門店績效的相關配套制度及改進方案的通知,根據國美內部的調整方案,將所有門店分為旗艦店(年營業額8000萬元以上)、中型門店(3600萬元)、小型門店(2400萬元以下),國美內部再根據門店的客流量決定搭配營業人員,提高門店績效。而第一步就是讓小型門店的國美自營人員負責銷售,費用由廠家按銷售額的一定比例提成。
“可能在一個小型門店,單品牌月銷量可能也就在5萬-7萬,但是廠家還要找幾個促銷員,這些人因為銷售一般,提成少,所以人員流動性也很大。我們現在的方案則不需要品牌方派人。以彩電為例,原先每個品牌至少搭配6個人,而現在整個家電的四大品類就只有6個人。”國美副總裁史明說,這一改良,也是借鑒了香港、日本的經驗。“我們去年就開始醞釀這個變革,你看香港那些電器連鎖,小型店也沒有品牌銷售人員,大店才有。”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柯達公司昨日就其專利組合的破產拍賣流程提交動議,希望法院批準破產拍賣程序。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丹青)柯達公司昨日就其專利組合的破產拍賣流程提交動議,希望法院批準破產拍賣程序。 IT商業新聞網記者獲悉>>>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29/150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