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當長城電腦控股的冠捷科技旗下子公司Top Victory與中電熊貓公司旗下的熊貓液晶公司宣布組建合營公司時,外界獲悉,這兩個股東之間談妥的是一筆計劃投資總額高達350億元的大買賣。根據規劃,注冊資本高達175億元的合資公司將于南京建設一條第十代TFT-LCD生產線,其中Top Victory持股比例為0.8%,熊貓液晶持股比例為99.2%。
如果上述計劃成行,這將是國內首條,也是國際第二條液晶面板10代線。5年前,日本夏普公司曾率先投建了全球首條液晶面板10代線,項目投資額(不包含聯動工廠的土地費用)約4300億日元(約合300億元),該生產線2009年10月投產。
熊貓液晶和長城電腦的實際控制人均為中國電子信息科技產業集團(以下簡稱“中國電子”,英文縮寫“CEC”),作為幕后推手,中國電子的這筆350億元投資在業界引起一片嘩然。
“10代線真有必要嗎?”多位采訪對象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都提出了同樣的問題,“夏普擁有的唯一一條10代線開工率都不足”。
“當前較為主流的是8.5代線,大部分10代線產品目前在技術已經相對成熟的8.5代線上都可以實現。”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據記者了解,在國內市場,包括京東方、TCL集團、LG Display等數家企業建設的8.5代線已經相繼開工或投產,且尚有繼續投資8.5代線新項目的計劃,但對于10代線則多數處于觀望狀態。“公司對液晶面板未來的發展方向有過系統研究,但暫時沒有發展10代線的計劃。”京東方相關負責人說。
“全球只有夏普有10代線的相關技術,生產設備也都是夏普定制的,意味著需要支付高額的技術轉讓成本。”一家面板企業內部管理人士說,投資10代線面臨的虧損風險仍然較大。
而對于上述疑慮,CEC董事長芮曉武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則信心堅定:“國資委要求我們成為產業的主導者,前期的虧損是難免的,但10代線的盈利情況一定是最好的。”
350億之局
在中電熊貓確定將350億元資金投向10代線的時候,國內8.5代線投資卻扎堆涌現。
2011年,京東方集團8.5代線投產,當年,TCL集團控股的華星光電8.5代線也宣布投產。2012年5月22日,LG Display廣州8.5代線正式開工建設。此外,三星集團在蘇州和昆山,還有兩個已宣布待建項目。
然而,中電熊貓并非首個押寶10代線的企業。
2007年11月,日本夏普公司率先宣布投建全球首條液晶面板10代線。夏普公司提供的資料顯示,10代線主要生產40英寸、50英寸、60英寸等大型液晶屏,當然也可切割70英寸、80英寸等的面板。當年7月,投資約200億元的三星電子和索尼合資的液晶面板8.5代線,剛剛量產。
2007年前后,作為面板主力供給市場的韓國、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對8.5代線的投資方興未艾。主要面板廠商如三星、LG、奇美等公司,投資的8.5代線都在2007年左右投產。
夏普率先投資10代線的做法,給諸多面板企業出了一道難題。奧維咨詢平板顯示研究副總經理李秋緯稱,平均來看,液晶面板在電視整機成本占到的比重一度高達80%,而目前該成本占比平均下降到60%左右,但是,大尺寸面板的價格仍然高企。10代線能夠實現更大尺寸面板的經濟切割,對于率先建設10代線的面板企業而言,就可以在更大尺寸的面板上賺得更大的收益。
由此,2010年10月,在夏普10代線投產一年之后,三星電子LCD技術中心主管Kim Sangsoo接受訪問時指出,該公司正就興建11代面板產線事宜進行內部討論,可投入52英寸以上,甚至可專攻70英寸電視面板。當年9月,三星電子曾表示,除與Sony合資8代線外,有可能再興建1座新廠,導入10代線技術。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自去年夏天禁止開發商使用唯一設備標識符(UDIDs)跟蹤用戶以后,蘋果首次表示計劃為開發商發布新的應用跟蹤工具。這看起來像是蘋果的首次重大嘗試,以在滿足開發商合法使用數據的需要和保護用戶隱私之間取得平衡。 6月>>>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29/151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