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子巨頭快速隕落的原因是什么?也許,正在圖謀全球擴張的中國企業可以從中學到一點教訓。那么,到底發生了什么?
在美國,風險資本對新興互聯網科技行業的重金投入,將谷歌、Facebook這樣的初創企業培育成了行業巨頭。IBM和蘋果勇于開拓,探尋新的市場———微軟也在這么做。
讓日本“偃旗息鼓”的不是美國的貿易政策,而是互聯網的整體興起,特別是網絡。日本的電子巨頭從未真正理解網絡,不管它們如何努力地嘗試。它們能跟隨網絡趨勢,但從未展現出引領開創的能力。而網絡是完完全全不斷地開拓新領域。
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日本電子企業以優質低價見長,取得了蓬勃發展。但日本股市泡沫破裂后,短短幾年內,索尼、松下和其他日本公司就紛紛縮減被他們視為生命的研發預算。
索尼、夏普等總是被稱為電子公司。如果說三四十年前電子作為一個行業聽起來還很吸引人的話,如今已經古舊。甚至連互聯網聽起來也有些過氣了,我們甚至開始擔心硅谷的衰落。
日本的電子已經遠遠落后,但這并不是美國精心策劃的報復。日本確實處于一場戰爭之中。但過去十年左右,日本最大的敵人顯然是自己。
推薦閱讀
今年一季度以來,蘇寧在內的家電行業出現了增長放緩的跡象,而蘇寧等發力電子商務的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盈利水平。有分析人士認為,蘇寧此舉是為了彌補一季度下滑的營銷業績。 5月30日消息,蘇寧電器今日啟動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日本電子巨頭集體隕落 源于兵敗互聯網興起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51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