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正進入燦爛的季節,東莞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卻深陷在寒冬里。在太陽能玻璃一、二期項目停產冷修后,東莞南玻再度曝出消息:南玻晶硅太陽能電池增資擴產項目在完成一期建設后,迫于冷峻的市場壓力,擱置了原先計劃2013年完成的150MW二期項目。
在原定的計劃中,南玻的增資擴產將成為東莞乃至廣東省晶體硅光伏產業發展的一件大事。增資擴產二期完工后,南玻公司將由400MW太陽能組件產能增加到1000MW太陽能組件產能,電池片和組件的總產值將達到70億元,實現利潤4億元,年貢獻稅收1億元以上,增加就業4500人。但現在,這一宏偉藍圖已成泡影。
南玻的宏大計劃,啟動于2年前。其時太陽能光伏產業戴著“朝陽產業”的光環,正處于發展的巔峰期。東莞的南玻、宏威數碼、信義玻璃、易事特等知名企業紛紛投身其中,試圖分得一杯羹。無奈世事變化太快,轉瞬之間,已是寒風刺骨。
一向樂觀的易事特董事長何思模,也毫不諱言光伏產業的困境。他為同行們打氣:“兄弟們,光伏的太陽馬上升起,現在是黎明前!”
“去年,光伏的價格跌了一半,整個行業都非常慘淡,許多企業處于虧損狀態,尤其是一些大的晶硅企業虧損很大。目前不能不承認的是,整個行業產能仍然是過剩的。”東莞市經信局副局長劉炯賢告訴南都記者,究其原因,光伏產業“兩頭在外”,但外需市場不景氣。一方面受到歐債危機的影響,許多歐洲政府取消了對光伏的補貼;另一方面,美國對中國光伏發起了“雙反”調查,最近出了初裁結果,將對中國出口美國的太陽能光伏組件產品征收31%-250%的反傾銷關稅,使得中國晶硅太陽能出口受到嚴重影響。
東莞南玻正是卷入美國的“雙反”調查的中國企業之一,其生存狀況也正是東莞太陽能光伏企業的寫照。南都記者了解到,目前涉足光伏產業的企業,普遍面臨很大壓力。只不過,由于產品線及企業經營方式不同,不同的企業生存狀況略有差異。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近日,據媒體報道,富士康計劃明年下半年將大陸員工的薪水較現在水平再調高一倍。報道稱調薪后的大陸富士康員工底薪將達4400元,較之前的加薪幅度再增加10%。對此,富士康大陸相關負責人昨日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目>>>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光伏并網發電難度大 東莞光伏產業深陷寒冬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52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