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互聯網終端產品的普及,3C產品的“電池短板”問題日漸嚴重。但正所謂有需求就有市場,iPhone、Android智能手機電池不給力,移動電源這類外接式供電設備就開始走紅市場了。記者在淘寶上用“移動電源”一詞進行搜索,立刻就得到了上萬個查詢結果,相關賣家更是數以千計。然而移動電源市場繁榮的背后,種種安全問題也相繼衍生,消費者稍不留意,就有可能買回一顆“定時炸彈”,實在不能不防。
電量虛標、偷工減料是普遍現象
“我最近剛買了一個號稱10000mAH(毫安時)的移動電源,但實際用下來給我的手機充電最多只能三四次,可我的手機電池才是1500mAH的,不是應該能夠充電六次以上的嗎?”家住芳村的潘先生這樣抱怨道。和潘先生有著同樣遭遇的并不在少數,家住五羊新城的陳小姐所購買的2000mAH移動電源給iPhone充電居然連一次都充不滿,為此她覺得自己被忽悠了。為什么會這樣呢?
“其實現在很多移動電源的電量都是虛標的,這里面涉及到了兩層原因,一層是廠商方面為了省成本、賺利潤的偷工減料,比方說用800mAH的電芯冒充1000mAH,反正普通用戶都沒有專業測試設備,一般都發現不了。”淘寶上一位相熟的手機賣家這樣告訴記者,“另外就算是實標的電芯所標稱的容量也是該電芯所能容納的最大容量,并不等于輸出量,這里面有個轉換率的問題,實際上優秀的移動電源能夠有80%的輸出轉換率就算是很好了,也就是說標2000mAH的移動電源用來充電最多也就是能輸出1600mAH的樣子。”
而移動電源廠商虛標容量的根本目的當然是為了賺錢,“電源這個行業并不是太透明,消費者對多少mAH應該賣多少價錢根本就搞不清楚,不同材料的電芯成本有什么不同更加不熟悉,買單的時候當然就會覺得電量越大價格就應該越高了。所以廠商自然就會搞些虛標電量、偷工減料的名堂,這樣才能多賺錢嘛。”廣州市鴻韻數碼公司的經理伍高云告訴記者,實際上目前市場上4000mAH的移動電源成本不過數十元,但是市場零售價大多在百元以上,“這里面本來利潤就不小,但一些不法廠商再搞下虛標什么的,利潤就更高了。”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一名惠普發言人今天證實,該公司從2013年開始將改變它的Compaq品牌戰略,將刪除“HPCompaq”中的“HP”公司名,“Compaq”品牌未來將僅應用于低端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移動電源安全問題頻出 行業市場亟待監管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52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