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不達標企業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騙取稅收優惠,這種現象已經引起有關部門重視。近日,科技部部長萬鋼指出要進一步做好對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的監督檢查,保障政策的健康實施。另外,證監會也在要求擬上市公司于招股書中詳細披露企業高新認定的相關數據指標。然而,從證監會近期發布的擬上市公司預披露信息中仍可窺見一些不達標的情況。
做法
兩本賬成創業板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潛規則
4月份發布招股書申報稿的江門市地爾漢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地爾漢宇)的相關數據引人注意。該公司招股書顯示,該公司于2011年8月份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復審;截至2011年12月31日,地爾漢宇的?埔陨蠈W歷人員占比僅為24.59%;2011年度、2010年度和2009年度用于研發相關的資金投入分別為1284.58萬元、1093.15萬元和865.38萬元,分別占相應年份總收入的3.04%、3.07%和5.81%。
然而,在公司“管理費用”下的“研發費用支出”項所列的2011年度、2010年度、2009年度的發生額卻分別是1284.58萬元、756.57萬元和151.75萬元。奇怪的是,兩個研發費用數據除了2011年度的完全相符,2010年度、2009年度的都相差甚大。若按此計算,地爾漢宇2009年至2011年實際的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比例僅為2.13%,遠低于所要求的3%。
針對地爾漢宇的高新技術企業資質及研發數據差異問題,記者致電地爾漢宇,但該公司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規定,企業要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資質須滿足以下六項條件: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大專以上學歷科技人員占比在30%以上,研發人員占比10%以上;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達到一定比例;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相關要求。并且這六項指標是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的必要條件,采用一票否決制。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2011年歐盟有48%的電腦用戶承認使用過盜版軟件,這些盜版軟件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04億歐元(約合135億美元),超過全球盜版軟件造成總損失的1/5。 最新公布的一項調查表明,2011年歐盟有48%的電腦用戶承認使用過盜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高新技術企業藏貓膩 條件不達標騙稅收優惠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52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