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經費變成“唐僧肉”,誰都想蹭一口的現象,引起了科技部的高度關注。
為推進科技計劃和科研經費管理制度改革,充分發揮項目(課題)承擔單位在國家科技計劃以及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過程管理中的組織、協調、服務與監督作用,科技部近日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課題)承擔單位法人責任的若干意見》。
科技部發展計劃司負責人表示,自2011年開始,科技部啟動了新一輪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就是要順應社會期待,回應科技界呼聲,提高科研資源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加強承擔單位法人責任是其中一項重要的舉措。
過去,科技界反映最強烈的是科技計劃立項機制單一,渠道狹窄,僅僅局限在地方政府與科技部門兩條渠道,科研人員往往不知道怎么申報項目,找誰去立項。
針對這種狀況,國家從2011年開始面向行業協會、國有大中型企業征集項目,還在社會發展與農村領域探索建立了國家科技項目無障礙申報,允許專家聯名推薦項目,讓更多的科研人員參與科技項目的征集、申報工作。
與此同時,國家改變科技項目指南的發布方式。國家新的科技立項指南除了約束性指標外,不再指定過多的技術性指標,限定技術路徑。因為在科研領域一旦指定了項目的研究方法與路徑,就容易在社會上造成提前“內定”項目承接單位的誤會。
比如深海領域,立項指南只提出新的研究成果必須適用于2000米的深海環境,至于科研單位用什么方法、路徑實現這個目標,不指定,不限定,從而使項目的申報更加開放、公平。
跑部“錢”進一直深受社會詬病。科技部發展計劃司負責人在回應這個熱點問題時說,如果每個項目組都跑到北京來爭取立項、答辯評審的話,國家每年幾千個科技項目,以一個項目3個人、來回一趟需3天計算,得浪費多少科研人力、物力與財力?
從2011年開始,科技部大力推進足不出省與足不出企業的項目視頻答辯體系建設,從頂層設計上杜絕了項目評審不公開、不透明的現象。一位參加項目評審的專家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過去面對面評審項目時,會場無關人員太多,受到各種關系的干擾比較大。現在評審會場在北京,參加答辯的科研人員在地方或企業,全程錄像,話筒十分靈敏,專家不但不可以交頭接耳,甚至連咳嗽都不敢了。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消息人士向CNET表示,第一批采用英特爾芯片的Windows8平板電腦有望今年11月份進入零售店。該消息人士稱,Windows8平板電腦推出日期很緊,Windows8不僅是一款新操作系統,還需要支持4-5款架構——三款ARM、英特爾和AM>>>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科研經費變“唐僧肉”問題引科技部高度關注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53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