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IT網站ComputerWorld報道,一位知名的理論物理學家稱,計算機行業中的關鍵理論“摩爾定律”(Moore's Law)即將崩潰。
紐約市立大學理論物理教授加來道雄(Michio Kaku)在接受BigThink.com網站的視頻采訪時稱,這項延續了47年之久的定律已經時日無多,這可能會對計算機處理器的進化造成影響。
加來道雄在接受視頻采訪時表示,科學家應該能繼續挖掘硅部件的潛力,從而在未來幾年時間里維持摩爾定律的生命力;但在3D芯片等技術也都耗盡潛力以后,那么也就將達到極限。
“在大約10年時間里,我們將會看到摩爾定律的崩潰。”加來道雄說道。“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摩爾定律正在減速,運算能力已經無法利用標準的硅技術來維持其迅速的指數級增長。”跟此前的許多科學家一樣,加來道雄也在最近表示,有兩個主要問題將會導致摩爾定律脫軌,那就是高溫和泄漏。“這就是為什么說硅時代將最終走向完結的原因所在。”他說道。
英特爾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Gordon Moore)在1965年提出了摩爾定律的理論。根據這種理論,芯片上的晶體管數量在大約每兩年時間里會增長一倍,而且要做到這一點不要付出昂貴的成本。
與有關摩爾定律將會終結的最初預想時間相比,加來道雄的預期已經拖后了很長時間。多年以來,多名經濟學家和行業分析師一直都在預測摩爾定律將會死亡;而多年以來,研究者一直都在推進技術的發展,改進芯片結構和部件,從而讓這條定律活到了現在。
舉例來說,在2008年秋天,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的研究者發布報告稱,他們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物質狀態,能在很大程度上延長摩爾定律的存續時間。這些研究者利用比星際空間低100倍的溫度,找到了一種準3D電子晶體,這種晶體能使其利用量子物理學來制造越來越小的計算機芯片。
延長壽命
去年冬天,來自于麥吉爾大學和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團隊發布報告稱,他們已經制造了一種最小型的電子集成電路,從而為形體更小、功能更加強大的的移動設備鋪平了道路。行業分析師迅速指出,這種發現將可延長摩爾定律的壽命。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據中國電子商會近日發布的一項數據顯示,有77%的消費者對智能電視和云電視的概念感到“很模糊”。然而,隨著廠家炒作新概念、下架傳統產品,消費者不得不被動實現“消費升級”。 廠家賣力推廣云電視,大部分消費者卻>>>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知名物理學家稱摩爾定律將于10年內崩潰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54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