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天宇)此前媒體報道稱,聯想宣布開始內售英特爾芯片智能手機聯想K800,內售價格在2380元左右。IT商業新聞網了解到,這款K800將是全球首款使用了Intel X86架構Atom處理器的智能手機,擁有32nm級的Atom Z2460所集成的GPU性能。而K800的出現,標志著英特爾正式邁進智能移動終端市場。而這也預示著,在移動終端市場中呼風喚雨的ARM,顯然是不會讓Intel“移動生活”,過得輕松自在的。
Intel闖入移動終端市場來勢洶洶
就在近日,英特爾在舊金山推出了新一代的Ivy Bridge架構的酷睿處理器,其制造工藝從32nm升級到了22nm,性能方面有了更強的表現。SI集團分析師薩米特·德翰達就表示:“如果你看看英特爾未來2年的規劃圖,它對制造制程的推進速度真的比其它人快很多。2013年晚期或者2014年初,就會用14nm制造智能手機芯片,基本領先一代。”
有分析人士表示,新一代的Ivy Bridge的到來,使得英特爾在與ARM的競爭中又多了一個重要的籌碼。目前英特爾投入重金宣傳超級本,已經對競爭對手造成一些沖擊,而消費者在體驗超級本的同時,Intel高性能低功耗的理念,順其自然的灌輸到消費者的意識之中,而這也將會影響到這些消費者的選擇傾向。而且,Intel擁有著強大的渠道網絡以及眾多的鐵桿兒合作伙伴。可以說,Intel高調進入移動終端市場,可謂是來勢洶洶。
Intel老朋友微軟 上演“無間道”
Intel進入移動市場,雖然憑借的強大自身實力,在移動市場站穩腳跟,應該不是什么難事,但是想要打到對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為Intel老朋友的微軟,第一時間對Intel進入移動市場表示大力支持,但是隨后也宣布,Win8系統也將有ARM版本上市,并且與與Intel版本同時推出,一時間讓Intel也顯得尷尬不已。
有業內專家表示,微軟也有自己的無奈,雖然Win7被譽為自從WinXP以來最出色的個人操作系統,但是隨著iPad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擠壓,微軟Windows部門的營收在過去5季中,有4季無法達到分析師預估的水準,在Windows 8正是上市前,微軟恐怕無法改變目前的市場趨勢。所以微軟決定把“雞蛋放到多個籃子里”的策略,也實屬無奈。
ARM強硬 欲Intel后院放火
面對來勢洶洶的Intel,ARM并沒感到恐懼。ARM公司的CEO沃倫·伊斯特仍然自信的表示,“英特爾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擁有大量的資源和先進的制造技術,以及優質的x86處理器,在智能手機解決方案在技術上有所進步,但與我們相比仍落后一代或兩代。”ARM在移動終端領域的優勢不言而喻,90%的市場份額就足以說明問題。就連Intel的CEO保羅·歐德寧,都表示ARM在目前市場狀態下有著先天的優勢。
當然,ARM的自信并非全部來源于芯片技術的優勢。在移動計算領域獲得成功之后,ARM很快就深入到了筆記本領域,蠶食英特爾的核心市場。
ARM CEO都德·布朗(Tudor Brown)去年曾表示,在新一代Windows 8操作系統推動下,ARM在2015年的全球筆記本份額將達到40%。另外,ARM在發布最新的成果——四核Cortex A15芯片的同時,產品首次提出了家用服務器和Web 2.0服務器的解決方案,并且相比較于主流雙核移動芯片,性能提升了多達5倍。而按照ARM的計劃,ARM向服務器領域延伸的產品將基于1.5-2.5GHz四核配置,提供最高性能。
有專家稱,有了Win8的支持,ARM觸及到Intel的核心利益也只是時間問題。雖然ARM在桌面PC的實力還不足以與Intel直接進行角力,但是通過質優價低產品蠶食中低端市場,在服務器端提供一些中小用戶的解決方案,還是會有相當大的市場空間的。
而面臨市場威脅,保羅·歐德寧僅稱:“高通才是我們真正的競爭對手”。然而,所有人都知道,保羅的這句話是在指誰。
推薦閱讀
與本周三蘋果發布的季報比較可以發現,三星和蘋果這兩個“死對頭”在營收規模、凈利增速上基本相當,雖然兩家專利戰、營銷戰不斷,但在全球消費電子市場疲弱的背景下都成為了大贏家,并與深陷巨虧泥潭的傳統日本消費>>>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54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