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 (記者 付湎) 4月14日消息,蘋果涉嫌操縱電子書價格一案在業內傳播已久,而隨著蘋果憑借在業內的強勢召集多家出版商共同商討“洗牌”大計,更讓這家公司陷入眾矢之的。
IT商業新聞網獲悉,蘋果操縱電子書的原因,或源自蘋果與這幾大出版商的合同中有一個“利益均沾”條款,即出版商和蘋果簽訂合作后,如果再和其它廠商簽訂價格更低的合約,則必須給予蘋果同樣的“最惠待遇”。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稱,蘋果是電子閱讀市場的后來者,就如當年強大的美國;而另一端,背后推動起訴蘋果的,則是另一個巨頭亞馬遜。
蘋果也許是美國陷入法律訴訟最多的IT廠商之一,多數發生在直接對手之間。但4月11日,美國司法部在紐約地區法院對蘋果的訴訟卻有所不同,這次它和多家出版商被起訴共同操縱電子書價格。
蘋果和亞馬遜鏖戰的電子書市場其實并不大,2011年美國市場電子書銷售也只有9.699億美元;非但如此,美國出版市場也已經不復往日景氣,Simon&Schuster、Lagardere、Penguin等前五大出版商在美國收入只有不足50億美金,且嚴重滯漲,其趨勢和各大平面報紙沒有太大區別。隨著亞馬遜開始入侵App Store領域,隨著Kindle Fire入侵平板電腦領域,局面變得復雜起來。一方面,亞馬遜的App Store完全基于它的平臺,黏性很高,很難像其他App Store一樣被蘋果商店輕易打垮,長期是個難纏的對手;另一方面更加重要,Kindle Fire以極快速度成為平板電腦市場第二名,而且份額超過16%!盡管其市場占有率遠非占據全球60%市場的iPad對手,但亞馬遜超低的價格背后是不同的盈利模式,它這塊牛皮糖比HP、Sony的電子書更難甩掉。
一旦iPad創新減速,Kindle等產品只要不被殺死,用戶體驗上追趕上iPad是遲早的事;同時,蘋果的AppStore也不會永遠有大幅新增的優質應用——就像PC機上不會一直有不斷新增的優質軟件一樣,幾年內一定會出現創新疲勞期;還有,對了,亞馬遜2012年將進軍手機領域,而且也可能是超低價格的進攻……
據傳,出版商Macmillan拒絕與美司法部進行和解談判,而CBS旗下Simon & Schuster、Lagardere SCA旗下的Hachette和新聞集團旗下的HarperCollins則有可能尋求和解。如你所見,這個聯盟并不鞏固,本來就身處弱勢的出版商,沒有太多議價能力。當初,亞馬遜直接搶占它們市場、它們只能低價就范;蘋果來了,也帶來了“利益均沾”條款,掌控大多數內容源頭的出版商竟如此不堪。
其實,傳統行業里沃爾瑪就曾達到過類似市場地位,上游供貨商鮮有議價能力——除非奢侈品和具有足夠的獨特性。比如亞馬遜之前,巴諾書店(Barnes & Noble)等多家書店連鎖掌控著美國圖書分銷市場,但亞馬遜之后,除這個最大的書店外,美國多數全國性連鎖書店都趨于灰飛煙滅了,因為亞馬遜有比沃爾瑪還低的成本優勢。即便是巴諾,也通過推出Nook電子書自保。
推薦閱讀
EMC大中華區企劃高級經理吳瑕榮獲2011年度Marketing&PR杰出人物
由《IT時代周刊》、IT商業新聞網共同主辦的主題為“傳播的力量”國雙杯首屆2011年度MARKETIGN/PR頒獎盛典晚會成功舉行,EMC公司大中華區企業策劃傳播高級經理吳瑕榮獲2011年度MarketingPR杰出人物獎。 【IT商業新聞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蘋果操縱電子書價格背后:產業鏈控制欲旺盛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55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