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陳蕾)3月22日消息,長久以來,蘋果的傲慢、自私一直是為人詬病的對象,有關蘋果傲慢、自私的質疑從未停止過。近期,蘋果頻頻陷入危機之中,富士康“血汗工廠”事件、作家集體維權狀告蘋果盜版侵權、應用商店出現色情刊物、iPad2差價退化執行雙重標準,所有的這些,在國人看來,無疑是更加作證了蘋果的傲慢、自私以及對中國的歧視。而蘋果對外界質疑回應的不積極更是使其難逃傲慢、自大的指責。
那么蘋果真的是傲慢、自私,歧視中國的嗎?對以上種種的事件是不是可以有另一種解讀呢?
《電腦報》社總裁黎和生對IT商業新聞網記者表示,不要給蘋果貼上傲慢、自私的標簽。
黎和生表示,對于人們倍加指責的蘋果的“傲慢”,其實是蘋果的一種行事風格。
對于蘋果回應外界質疑不積極的質疑,黎和生稱,蘋果不回應很大程度上是無法回應。就近日的作家集體狀告蘋果涉嫌盜版侵權一事來說,以蘋果今時今日的成就和地位,無論其怎樣回答,都會引來批評和不滿。
黎和生還談到了關于蘋果應用商店盜版侵權的一些具體問題,黎和生表示,憑著蘋果目前的能力和手段,是有能力在審核階段即將盜版作品剔除出去的,而現在盜版書的猖獗,很有可能是蘋果重視程度不夠,疏忽了,隨著中國法律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這個問題應該會引起蘋果方面的注意。
關于蘋果為了牟利,故意放任盜版侵權作品進入應用商店的說法,黎和生表示,這個說法并沒有證據。
黎和生指出,作家集體狀告蘋果盜版侵權一事,誰輸誰贏已經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人們會借此提高對知識產權保護的認識。
除了傲慢,蘋果的自私也一直為人詬病。
之前的富士康“血汗工廠”事件,使蘋果陷入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蘋果受到了漠視供應鏈工人生存狀況,自私、自利的指責。
黎和生表示,首先,從法律上來講,蘋果對供應鏈工人并沒有直接的責任和義。其次,蘋果作為一家實力雄厚的跨國企業,確實有能力,對供應鏈上的廠商產生影響,迫使他們關注工人的生存狀況,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蘋果在這方面有疏漏,可以對其從道義上進行譴責。
黎和生指出,國人對蘋果的指責,更多的是一種情緒宣泄,這與中國目前的社會風氣有關。目前社會上眾多的官二代、富二代使人心中產生了強烈的不滿,長久以來積壓著一股怨氣,對蘋果的指責,從一定層面上來說,是一種情緒的宣泄。
黎和生還表示,這與國人的消費習慣也有關系。人們在一邊指責蘋果的同時,一邊卻對蘋果的產品趨之若鶩,這就使蘋果掌握了絕對的話語權。
推薦閱讀
惠普的收入正在萎縮,幾乎所有的業務份額都在減少,而甲骨文的增長率也已經下滑到個位數。這兩大IT巨頭需要通過一些大膽的舉動來保持他們在企業計算市場的主導地位。其中之一就是合并,并努力在企業計算市場成為微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黎和生:不要給蘋果貼上傲慢自私的標簽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56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