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陳蕾)3月21日消息,蘋果憑借著iPod、iPhone、iPad等一款款革命性的產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贏得了無數的贊美與掌聲,然而,由這些革命性的產品所牽涉出的種種問題,也將蘋果推入了危機之中,使其備受外界質疑。
血汗工廠內幕被揭發 蘋果遭美國勞工組織示威抗議
2012年1月,《紐約時報》撰文揭露了蘋果代工廠富士康,稱其充斥著種種的問題—低工資,長工時,還有糟糕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這一切的結果導致為數眾多的自殺,以及生產事故造成的死亡。
蘋果陷入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兩家美國勞工組織為此走上街頭,替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中國勞工表示抗議。
外界也因此給蘋果帶上了“自私、冷漠”的帽子,指責其在利潤的驅使下一心壓縮成本而對供應商不良行為熟視無睹。
MarketWatch專欄作家高德(Howard Gold)撰文指出,正是因為蘋果向供應商施加的持續壓力,留給供應商的已經很薄的利潤使得后者基本不可能改善工廠的環境和提高工人的待遇。
iPad商標糾紛無定論 蘋果被指傲慢自大
被譽為開創了真正意義上的平板電腦市場的蘋果iPad,在中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風波。這款在全球熱賣,在中國同樣火爆非凡的產品,被曾經的知名顯示器制造商唯冠公司指責并沒有取得在中國大陸的商標權。而蘋果則堅決否認,聲稱早已從唯冠處購得了全球的iPad商標。 于是,一場iPad商標爭奪戰爆發了。
業內分析認為,蘋果在明知iPad商標糾紛沒有完全解決的情況,依然在中國大陸上市銷售iPad產品,是對中國法律的漠視,是一種傲慢、自大的表現。
盜版與色情混進應用商店 蘋果被指監管不力
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數十名知名作家集體投訴稱,自己的作品在沒有得到任何授權的情況下,卻屢屢在蘋果應用程序商店里被上架出售,他們對這種公開的盜版侵權行為忍無可忍,不得不通過集體維權的方式向蘋果公司宣戰。
業內分析認為,蘋果對應用商店中的內容,是有一整套上傳的機制跟流程的。也就是說,所有上傳的內容都必須經過蘋果方面的審核。而現在盜版書籍與色情刊物在應用商店的猖獗,蘋果應負起監管不力的責任。
iPad2差價退還實行雙重標準 蘋果被指歧視中國市場
為了配合新產品的上市發售,蘋果公司一般會對上代產品進行降價,同時在降價前14天購買產品的消費者,蘋果公司會給予差價補償,但并不是在所有渠道購買的用戶都可以享受這一政策。
iPad2發布時,蘋果規定只有在蘋果商店購買的消費者才可以享受到iPad的差價補償。而此次,隨著新iPad的上市發售,差價退還的雙重標準再次被執行,蘋果客服人員表示,只有在蘋果在線商店和北京、上海5個直營店購買iPad2的用戶,才可以直接向蘋果申請退還差價。
蘋果在差價退還上的雙重標準,引發了消費者及業內人士的不滿。
有業內人士表示,事實上,在中國之外的其他市場,類似蘋果iPad差價返還這樣的價格保護政策已經是普遍實施的服務措施,但是在中國,消費者面臨的卻是一場帶有傲慢和歧視的雙重標準。
推薦閱讀
蘋果股價今年已上漲45%,這讓投資者要求進行派息的呼聲愈來愈高。而蘋果已故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Jobs)一直拒絕向投資者返還部分現金。蘋果上一次進行派息是在1995年,那時喬布斯還未重返蘋果。蘋果當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質疑與贊美共存 蘋果近期“i危機”盤點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56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