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個人隱私泄露的事件頻頻出現,讓人們不得不開始關注自己的手機安全問題。不久前曾有這樣一個案例:一位丟失了手機的用戶,幾經周折與拾到手機的人取得聯系后,這位用戶卻并沒有要回自己的手機,只是找回了手機中存儲的幾百條聯系人信息和存儲卡中的重要資料,因為這些都失主生意往來的客戶和文件,其價值要遠遠高于手機本身。
可見,手機對很多人來說已經不再只是一部通訊工具那么簡單了,而是一個集電話簿、記事本、相冊等內容為一體的重要資料庫,這些內容,都屬于用戶的隱私信息。
據國外市場調研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Android手機應用市場中大部分為免費應用,其中有57%存在安全隱患。最可怕的是,這些存在安全隱患的Android應用,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惡意軟件,反而是一些“正經”應用,有些甚至是Android手機系統中的內置應用。
這些應用給手機帶來的危害也不是病毒、木馬,而是會偷偷收集用戶的個人隱私信息,包括通訊錄、日程、位置信息、短信、照片和語音備忘錄等。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過,在安裝Android應用時,在安裝提示中會告訴用戶,該應用將獲取哪些手機使用權限,例如發送短信、獲取地理位置、讀取聯系人數據等。也就是說,如果你安裝了這款應用,那么它將會在你使用手機時,知道你在哪里、你手機中有哪些聯系人,甚至會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發送短信息。
對谷歌Android平臺來說,開放是一把雙刃劍,既帶來了方便,也帶來了安全隱患。隨著Android應用的數量越來越多,廣大用戶面臨的安全威脅也愈發嚴重。那么,作為一名普通用戶,怎么做才能有效避免遭遇隱私泄露呢?
首先,Android用戶要從可靠的來源獲取應用,比如谷歌Play Store(原Android Market),這是谷歌官方應用市場,開發者上傳的應用都會經過嚴格的審核才會上架銷售,發現有不合格的應用也會被官方市場下架。
其次,Android手機應用的安裝提示中都會列出該應用需要開啟哪些權限,用戶在安裝時可以關注一下,如果有些應用的性質并不需要某項權限,那么則果斷中止安裝。
智能手機和電腦一樣,都需要安全軟件的保護,所以,不要再讓你的手機“裸奔”了,選擇一款安全軟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推薦閱讀
羅技在聲明中稱,達雷爾今年49歲,此前他在惠而浦擔任歐洲、中東和非洲區總裁。達雷爾將在4月19日正式加盟羅技,初期負責研發、銷售和營銷、制造、供應鏈、信息技術、人力資源以及法律業務,向德盧卡匯報。 【IT商業>>>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57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