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云時代的,網絡帶寬和一款優秀的網絡瀏覽器的重要性要大于操作系統。得益于虛擬化、云計算和Web技術的發展,對于用戶來說桌面桌面操作系統的重要性將日益降低,對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同樣如此。
并不是說,操作系統不重要了,只要我們使用電腦,操作系統仍然非常重要,只是從很多方面來講,它們的重要性僅限于幕后。而難以回到幾十年以來,我們對于操作系統爭論不休:“Mac OS X比Windows好!”“既然XP很好用,為什么要升級Windows 7、8……?”“你們都錯了,Linux才是王道。”類似的爭論即將成為歷史。
看看桌面,可以在瀏覽器中運行的應用越來越多。事實上,谷歌Chrome OS就已經在實踐了。谷歌認為,用戶只需要一個瀏覽器就足夠了,而且還將這一理念貫徹到整個軟件生態系統中,推出了Gmail和Docs等各類產品。網絡瀏覽器的地位提升源于網絡技術的發展,例如HTML5標準的崛起。如果你不相信HTML5的優勢,那你肯定沒有注意到,就連Adobe都已經放棄了Flash,轉而開發HTML5。
與此同時,SaaS(軟件即服務)也開始越發普及。這不僅僅是谷歌的計劃,Dropbox等很多軟件也可以為用戶提供云計算存儲服務。與此同時,蘋果的iCloud同樣將數據存儲和媒體服務、電子郵件、聯系人管理轉移到了云端。微軟同樣在憑借Office 365拓展這一道路。
在企業市場,隨著云計算服務接管越來越多的功能,以往的C/S(客戶端/服務器)模式逐漸過時。用戶越來越不清楚應用和數據的實際存儲地。企業IT員工或許了解數據存儲在某個數據中心里,但也僅限于此。消費領域也在發生類似的變化,個人存儲和服務也在向云端轉移。
在后臺,也就是負責處理云計算服務的數據中心里,則由一排一排的服務器來運行虛擬操作系統,以滿足用戶需求。企業IT部門再也不需要單獨分配物理服務器來滿足需求了,相反,自動化的程序或系統管理員可以隨時要求更多的存儲空間或CPU。
這一切意味著,在企業和家庭中,PC、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中各類操作系統的作用都將降低。真正重要的是充裕的網絡帶寬和一款優秀的網絡瀏覽器。
簡而言之,云計算將成為一種普通商品。只要能上網,我們就不必擔心操作系統的問題,就好比我們不需要了解電流是如何傳輸的,但依舊可以用電一樣。
推薦閱讀
保修序列號與貨品不一致可能帶來兩種結果:一,發售的產品并不是消費者本身想要的;產品一旦出問題,廠家可能就產品單號不一致,而拒絕保修。京東無疑在這方面負有一定責任。縱觀整個事件,華碩負有重要責任,如果責>>>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云時代:帶寬與瀏覽器重要性大于操作系統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57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