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學社近年組織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78.5%的科技人員認為項目評審結果不公正,87.7%的科技人員認為科技成果評審和評獎需要“公關”。
昨日下午,武維華委員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代表九三學社中央作大會發言時提出,完善科技評價獎勵制度,營造良好科研環境。
武維華稱,長期以來,科技評價獎勵制度在許多方面與科技工作的發展不相適應,未能充分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
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體系不夠完善;二是指標不夠科學;三是程序不夠合理;四是科技獎勵導向跑偏;五是科技人才評價制度亟待完善。
武維華說,科技體制改革首先應下決心推動科技評價獎勵制度的改革,努力實現從以數量評價為主向以質量、水平、貢獻以及發展前景為主,從關注短、淺、快的形式化評價向更加注重實踐檢驗和歷史性評價轉變,堅持科學的人才選拔、培養和使用制度。
他建議:一、健全科技評價制度:建立獨立的、真正的第三方評估機制,完善評價辦法和指標體系。二、改革科技獎勵制度:延長國家科技獎參評項目的最低完成年限,改自報獎勵為推薦獎勵,大幅度精簡省、部級科技獎。三、認真整頓學風:加大對學風違法違紀事件的處罰力度。四、改革和完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
焦點:1年近3萬人獲科技獎
武維華指出,現在項目評審經常由執行單位或個人操作,自行提出評審專家名單并邀請、承擔評審費用、撰寫評審意見初稿,經常有非通航專家參與評審,評審專家往往沒有足夠時間審查作為評審依據的技術資料,有時評審專家做“好人”,導致評審淪為走過場,“漢芯造假”就是典型案例之一。
武維華說,目前每年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就有7000多項,獲獎人數近3萬人,一些部委未按規定取消科技獎,甚至為爭奪國家獎而增加一等獎數量,領導干部搭車、牽頭和權威掛帥成為常態,“跑獎”成為一種“服務”。他認為,背離初衷的科技獎勵異化為某些科技成果刻意追求的目標,挫傷了在一線潛心研究的科技人員的積極性。
推薦閱讀
對于目前雙方劍拔弩張的態勢,業內普遍認為和解的可能性很大,也許只是價碼的問題。 雖然iPad商標權的歸屬問題依然未定,但是蘋果公司毫不畏懼地推出了其新款iPad。對于蘋果的舉動,深圳唯冠(微博)在蘋果發布新款i>>>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57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