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 (記者 付湎)3月10日早間消息,從事連接器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信音電子,近日被曝在經營及公司治理方面存在一定隱憂。
IT商業新聞網獲悉,信音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信音電子)披露了招股書,計劃發行4000萬股,募集資金58800萬元。然而記者閱讀招股書后發現,信音電子應收賬款居高不下。
據京華時報報道,招股書披露,信音電子主要從事連接器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全球主要的筆記本電腦電源連接器供應商和影音連接器供應商。筆記本電腦電源連接器和影音連接器的銷售收入是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近三年,上述兩類連接器的銷售收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3.64%、81.05%和81.34%。因此,信音電子的業績受下游行業筆記本電腦制造的影響程度很大。
近三年,公司前五名客戶的銷售額合計占同期銷售總額的比例分別為72.29%、56.55%和59.64%,公司的客戶集中度較高,客戶主要為筆記本電腦代工廠商和品牌廠商,如富士康、英業達、華碩、宏碁、三星等。面對這些知名廠商,公司的議價能力卻顯薄弱。
而議價能力不足的結果是采取賒銷的銷售模式,導致應收賬款居高不下。近三個報告期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24817.28萬元、25116.91萬元和29364.17萬元,占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45.52%、41.22%和39.76%。雖然,主要應收賬款債務方均為國內外知名企業,違約風險較低,但大量的應收賬款增加了公司資金鏈的壓力,致使資產負債率維持在高位。近三年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5.17%、50.07%、56.49%。
據披露,信音電子的控股股東為信音控股,持股比例為86.80%。而信音控股為BVI信音的全資子公司,且BVI信音又為臺灣信音的全資子公司,所以臺灣信音為信音電子控股股東母公司之母公司。
臺灣信音于2002年初在臺灣上柜交易(即上市)。2011年8月,臺灣信音的前十大股東合計持股比例不足30%,股權高度分散。因此公司被保薦機構及律師認定為無實際控制人。沒有實際控制人將對未來公司經營的穩定性和治理的有效性產生不利影響,形成公司治理風險。從已過會的類似上市公司,如硅寶科技、三聚環保、銀河磁體的招股說明書看,必須有共計持股51%以上的股東自愿鎖定股份3年的承諾。在招股書中,臺灣信音也做出了相應承諾。但由于臺灣信音的股權高度分散,且又對信音電子絕對控股,如果其股權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仍會對信音電子的控制權產生重要影響。因此,臺灣信音的股權鎖定承諾無法有效解決信音電子的無實際控制人風險。
推薦閱讀
經銷商認為,“之前協商時我已經明確表示過,并非是不能退機,而是要收取一定的折舊費。手機的原盒、配件全部都拆開了,而且這些配件沒有故障,不可能全額退還!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子山)用戶購買的iPhone>>>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信音電子應收賬款居高不下 公司治理存隱憂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58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