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訊】 (記者 姜凝)五部委的聯合行動,再一次將家電連鎖賣場的亂收費問題擺上臺面。
2011年12月26日,商務部、發改委等五部委印發的《清理整頓大型零售企業向供應商違規收費工作方案》指出,從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五部委將在全國集中開展清理整頓大型零售企業向供應商違規收費的工作。
多年以來,家電制造企業對以國美、蘇寧為代表的大連鎖賣場的“盤剝”早有微詞。國美前董事局主席陳曉就曾指出,家電制造企業在連鎖賣場的層層“盤剝”下早已不堪重負。他還透露說,一些較好的門店一個普通的柜臺主任每年從每家供應商處獲得的收益超萬元。
對此,有業內分析指出,家電制造企業一直在為擺脫對大連鎖賣場的過度依賴而努力,而自建渠道被認為是最佳的解決方案。并且,為了消除開店成本上升以及品牌單一等弊端,非競爭性品牌企業共用專賣店的“混搭”形式正成為家電企業對抗大連鎖賣場的權宜之計。
本刊記者走訪得知,部分美的專賣店內已在出售創維品牌產品。同時,格力方面也傳出將與康佳聯手共享專賣店網絡資源的消息。
對于美的與創維共用專賣店的行為,美的方面給予了正面回應,它認為,由于單一品牌在產品數量和功能上的限制,經銷商引進不同品類商品進行產品互補,這種做法有利于合作雙方開拓市場,實現雙贏。
國家有關部委整治大連鎖賣場“亂收費”現象的效果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但在此之前,品牌“混搭”經營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給家電企業解困,以及它們將如何擺平其中潛藏的風險,這都是更讓人感興趣的話題。
整頓賣場“亂收費”
根據五部委聯合下發的通知,此次清理整頓工作主要針對利用市場優勢地位向供應商違規收費的超市、百貨店、電器專業店等大型零售企業及其下屬門店。清理整頓的零售企業主要是指,其最大單店面積超過6000平方米(含),門店數超過20家(含),且2010年銷售額超過20億元人民幣(含)。
國家部委出面整頓連鎖賣場的前景并不被業界看好,有媒體撰文指出,整頓“進場費”的做法是治標不治本,無法從根本上轉變國內家電連鎖賣場依靠“進場費”生存的商業模式,而此前一直無法適應依靠“進場費”生存的國際連鎖巨頭——百思買也并沒有因國家部委出面整頓連鎖賣場而加速回歸中國的步伐。百思買高管在日前表示,在中國開店的計劃仍在觀望中。
同時,更有業內人士質疑本次整頓的力度,指出本次整頓難以從根本上杜絕零售商對供應商收取進場費,因為不少違規收費根本沒法查到明細,因此也就無法判斷是否違規。同時,也有不少家電企業認為,相比官方的集中整治做法,自建渠道能夠改變被壓制的困境。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各調研機構的數據顯示,在離開中國大陸期間,谷歌在大陸搜索市場的份額已大幅下滑。谷歌此次使出回馬槍,是希望通過對中國大陸開放”安卓市>>>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59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