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這次遞交的上市申請書,神舟電腦已經是第四次沖擊上市了。盡管前三次上市,神舟電腦都已失敗告終。
回顧一下這款以“低價電腦”聞名于世的公司的辛酸上市路程。2005年,神舟電腦計劃赴港上市未果;2008年,沖擊中小板又因金融危機擱淺;2011年3月,神舟電腦申請創業板上市,仍然未獲通過。
專業人士對神舟電腦三次上市未果進行了分析。其中,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認為,神舟電腦的前三次上市申請,第一次赴港上市申請是一次嘗試,第二次在金融危機中擱淺,第三次申請創業板上市的失敗,打擊才是最大的。李易透露,因為這次神舟為籌劃上市,在央視黃金時段做廣告,還在昆山買下一個三線筆記本組裝廠,給人的整體感覺是“勢在必得”,但最后依然失敗了。這說明神舟電腦存在一些硬傷。
李易所說的“硬傷”,發審委在拒絕神舟上市的時候就已經說明。當時發審委給出了3點理由:第一,公司凈利潤與經營現金流存在明顯差異,有粉飾業績的嫌疑;第二,未能合理解釋存貨周轉率逐年下降,但毛利率逐年上升現象;第三,公司2010年營收增長主要來自電腦零配件銷售,可能對公司持續盈利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但是一年過去了,卷土重來的神舟電腦真的是“好了傷疤忘了疼”了嗎?長期關注神舟電腦發展的李易認為,神舟電腦這一年來沒長進,該有的問題依舊沒有得到解決,上市之路依舊難于上青天。
李易表示,從去年到今年,你的問題能解決嗎,并且某種意義上講電腦產業的利潤應該是在逐年下降的,并且不僅僅是利潤,現在連整體的量都是在逐漸走下的趨勢,還有庫存周轉率的問題,這個問題坦白講也不是說在很長的時間能解決的,這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還有營收還是來自電腦零配件的銷售,三個問題今天擺在發改委面前可能有所美化,但是跟以前沒有什么質的差別。
李易的分析并非沒有佐證。有媒體也對神舟電腦的市場現狀進行了調研,在北京市的中關村電子賣場,當年風云一時的神舟電腦,如今有點“凄涼”。據鼎好電子賣場市場部人士透露,目前在中關村只有一家神舟電腦的代理商,整個電子賣場只有三家神舟電腦的銷售門店,而且都是專賣店。每家門店的規模都不大,十幾平米的樣子,只有簡單的產品擺放,只有一到兩名員工,既是店長也是導購。
據其中一家神舟電腦專賣店店長透露,目前產品銷售很不理想,每天的出貨量只有十幾臺。另外,在一份神舟電腦公司的產品宣傳單上,目前神舟電腦產品的售價從1999元到5999元不等,主流產品在兩三千元。在眼下山寨橫行、品牌產品降價競爭的PC行業里,這個價格對消費者沒有太大吸引力。李易認為,低價優勢不再、市場大環境等種種現狀,造成了現在神舟電腦的積重難返。
李易同時表示,這家公司早年在深圳以經營經銷電腦的三大件CPU、硬盤、內存為主營的,后來逐漸積累了一些實力經營之后,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神舟電腦。但是近兩年,整個全球的PC產業的形勢發生了重大的變化,PC的概念不再熱了。神舟電腦當年能在中國PC市場殺出重圍,殺手锏就是低價,當年還有一個外號叫價格屠夫,今天放眼全球,國內像聯想這樣的大牌子,包括像惠普、戴爾國際性品牌現在價格整體也非常低,顯然神舟電腦已經失去了本來的優勢。
除了以上種種原因之外,李易還提到了神舟電腦上市道路中,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缺點:神舟電腦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公司創始人吳海軍個人控制的公司股權高達83%,個人股權占比過重,一股獨大的局面對于一家要上市的企業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李易分析說,發審委倒是沒有明確的,但是行業內也在開玩笑,這家公司大部分股份是控制在一個家族里面的,這個是一個挺滑稽的事情,哪天這個人出了點什么事,有什么問題,這個公司是不是就無法運營了呢?
基于種種理由,中國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建議,神舟電腦最好還是要打消上市的念頭。盛大前兩天已經下市了、私有化了,阿里巴巴這兩天B2B業務也提出要回購下市。其實一個企業上市和不上市,并不影響他是一家優秀的企業。所以,吳海軍不應該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把自己打造成一個上市公司主席。他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是第一季度的財報、第二季度的半年報、一年報。
推薦閱讀
諾基亞已經開始向NokiaBelle手機平臺提供微軟的4款辦公應用軟件,這進一步擴展了它與微軟之間的合作關系。諾基亞和微軟已經就WindowsPhone達成了合作伙伴關系。諾基亞手機用戶必須將手機系統升級到Belle系統,才能使>>>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59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