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兩年前就發布了系列審核原則,但蘋果商店依然成為山寨應用的天堂和“刷客”們的樂土。一些開發者們通過各種方式琢磨和打探審核者們的風格或習慣,以求“上架”,而被模仿的人卻有苦難言無處可訴。
36歲的陳昊芝(微博)是北京觸控科技CEO(首席執行官),他帶領一個20人左右的團隊,于2011年推出的名為“捕魚達人”的游戲,在蘋果應用商店中迅速躥紅,僅前三個月就輕松進賬500萬元,成為當年從“蘋果”身上獲利最多的國內創業者。然而,模仿“捕魚達人”的“捕魚天才”、“獵魚高手”等山寨游戲迅速出現,一些應用的下載量甚至有趕超“捕魚達人”的勢頭。
受山寨應用困擾的并非陳一人。此前,就有不少人舉報過蘋果應用商店中出現了許多名字類似、容易讓用戶產生誤解的產品, 2010年,當“憤怒的小鳥”(Angry Birds)和“水果忍者”(Fruit Ninja)兩款游戲風靡大江南北時,山寨應用“Angry Ninja Birds”、“Veggie Samurai”也隨后推出,甚至有一款游戲直接將二者合二為一,就取名為“切小鳥”(Cut the Birds),游戲中的“小鳥”形象與“憤怒的小鳥”如出一轍,而游戲規則只是把“水果忍者”中的水果換成了各色小鳥。
2012年2月初,奇虎360公司旗下多款手機應用程序遭蘋果應用商店下架引起熱議。雖然360給出的解釋是“部分應用‘被刷票’,出現異常的用戶好評和差評”,并在與蘋果公司溝通后重新上架,但業界認為這是蘋果治理應用商店里亂象的一個標志。而幾乎與此同時,據美國媒體報道,蘋果宣布將啟動反剽竊計劃(plagiarism),對蘋果應用商店中的一些山寨應用進行清理。
“目前沒有跡象表明,蘋果對清除山寨應用有大規模動作。”陳昊芝說。這一消息緣起美國開發者的一款應用,從logo到界面全面抄襲了另一款產品,被蘋果下架。而外界將此解讀為蘋果將對山寨應用“動刀”。
不過,許多人還是非常好奇,山寨游戲是如何通過蘋果審查的?蘋果又如何能容忍他們在應用商店中存在?一直宣稱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蘋果公司遵循的規則到底是什么?
打聽“判官”的信息
廣州鋒鋒計算機服務公司(簡稱鋒鋒科技)總經理謝紹強2011年曾提交一款名為“2012生存幾率計算”的應用,但在遞交給蘋果應用商店后,被打了回來,對方給出的理由是:“該應用涉及迷信等內容,應該注明是娛樂軟件,結果僅供參考等”。
修改后第二次遞交,依然未獲通過,這次被駁回的原因是:“內容偏低俗”。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近日,唯冠與蘋果之間的商標糾紛有了新的進展,上海市浦東區人民法院于2月23日作出裁定,駁回原告深圳唯冠要求被告蘋果停止銷售iPad的申請,并且中止訴訟。蘋果公司的發言人重申了該公司的主張,她說,蘋果以正當的方>>>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59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