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本刊對深圳唯冠與蘋果就iPad商標權糾紛事件報道后,引起讀者們的高度關注。事件經過一周發酵,昨天,深圳唯冠創始人、董事長楊榮山接受E天下記者采訪時表示,“蘋果的律師函我已經收到,但它只披露了部分信息,明天我們會有一個官方聲明回應”,律師函中提到的往來郵件,應該還有“明確只賣臺北唯冠iPad商標”的說法。楊榮山更表示,“日前關于美國起訴蘋果、索賠20億美元”的說法來自其債務重組顧問李肅,并不代表深圳唯冠公司的觀點。另一邊廂,蘋果公司在20日公開的一份致深圳唯冠創始人楊榮山的律師函件顯示,蘋果稱“深圳唯冠對商標轉讓毫不知情”等言論失實,深圳唯冠全程參與了iPad商標轉讓。iPad商標權之爭凸顯“羅生門”本色,雙方“暗戰”變“明戰”。
iPad商標紛爭升級
廣州蘇寧國美未接通知下架
“蘋果的律師函我已經收到,但它只披露了部分信息,明天我們會有一個官方聲明回應。”2月21日,陷入iPad商標權紛爭的深圳唯冠創始人、董事長楊榮山告訴E天下記者,律師函中提到的往來郵件,應該還有“明確只賣臺北唯冠iPad商標”的說法。他更表示,“美國起訴蘋果、索賠20億美元”的說法來自其債務重組顧問李肅,并不代表深圳唯冠公司的觀點。他期待“最好的解決方案是和解”。另一邊廂,蘋果公司在本月20日公開的一份致深圳唯冠創始人楊榮山的律師函件顯示,蘋果稱“深圳唯冠對商標轉讓毫不知情”等言論失實,深圳唯冠全程參與了iPad商標轉讓。到目前,iPad商標權之爭已從“暗戰”變“明戰”。
蘋果再出招
拋出律師函稱深圳唯冠說法失實
記者了解到,在名為《關于:中國內地境內iPad商標爭議》的律師函中,蘋果稱“深圳唯冠對商標轉讓毫不知情”等言論失實,深圳唯冠全程參與了iPad中國商標轉讓。律師函中顯示了深圳唯冠參與iPad商標的過程,并列出了一些細節。比如,最初溝通iPad商標轉讓協議的員工都是深圳唯冠員工;深圳唯冠法務部總監麥世宏曾簽署iPad中國內地注冊商標的轉讓協議等。可以看出蘋果在澄清有關“深圳唯冠對商標權轉讓毫不知情”等“不實陳述”。
律師函件同時指出,深圳唯冠及代理人對外發布有關蘋果公司的不實陳述已經違反了香港法庭的臨時禁令,唯冠方面應該對律師和代理人的行為予以約束。
此前的2月14日,蘋果首度簡單回應稱,“多年前,我們購買了唯冠公司在全球十個不同國家的iPad商標權。唯冠拒絕承認和履行涉及中國部分的協議。香港法院已支持Apple。我們在中國內地的訴訟仍在進行中。”隨后,蘋果再無回應。
與此同時,記者登錄蘋果中國官網發現,各種型號的iPad均在售,且有現貨。而走訪廣州一些數碼賣場,記者也發現,iPad照售不誤。營業人員稱,并未收到任何下架iPad的通知。據悉,目前雙方的焦點集中在蘋果獲得的iPad商標權是否包括中國內地的權益。
業界說法
商標權訴訟關乎法律與道德無關
“無論是李肅、還是馬東曉(深圳唯冠代理律師)等,以后對外發言都要經過公司同意,避免再次誤導媒體。”楊榮山稱,大家都以為深圳唯冠要“訛詐蘋果,好像蘋果補償是救命稻草。”
“如果不是蘋果,iPad商標一文不值。”有網友表示,深圳唯冠此時不依不饒,更似一種策略。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游云庭律師表示,深圳唯冠瀕臨破產,被債權人牽制,才使出售iPad商標合同的執行發生了問題。轉讓合同白紙黑字已簽好并付款,現在是唯冠方毀約,蘋果公司不理虧。并且,蘋果通過英國“白手套”公司簽約,屬于商業慣例。蘋果有足夠的資源打持久戰——可停售,可改名,而不影響業績。而深圳唯冠則只有iPad商標這唯一有價值資產,如果蘋果放棄iPad,唯冠可能竹籃打水。
IT知名人士李開復表示,依他外企工作的經歷,主動購買未發布的商標、域名時,絕對不會由公司直接來買,一定是經過第三方或者律師事務所。除了怕被宰之外,還有公司保密的問題(防止新產品方向、名字泄露)。知名投資人蔡文勝也認為,蘋果此舉是符合商業邏輯的行為,無關道德。
廣州市場
國美蘇寧仍在出售iPad
“一旦我們接到蘋果方面或工商部門的有關通知,才會下架iPad,目前一切正常。”2月20日,廣州國美和蘇寧方面的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不過,亞馬遜中國、蘇寧易購等多家國內B2C電商網站已將蘋果iPad系列產品下架,該舉動與蘋果、唯冠科技兩公司的商標權糾紛案有關。
國內知名律師于國富在談及此案時認為,雙方和解的可能性非常大。
楊榮山期待和解
承認“iPad價值并非唯冠創造”
針對在網上公開的蘋果律師函,昨天,楊榮山向記者表示已經收到,并將于今天(22日)發布深圳唯冠官方聲明。“律師函提到的郵件往來中,漏掉了我們‘只賣臺北唯冠iPad商標’這一關鍵信息,因此郵件并不完整。”他堅稱,法律人員麥世宏屬于臺北唯冠員工,不過“經常出差在深圳,為工作方便使用深圳唯冠郵箱。”看來,誰是誰非,有待2月29日廣東高院裁決。
“iPad商標權之爭,最好的解決方案是和解。”楊榮山向記者坦承:“iPad商標的價值并非唯冠創造,我們不會對蘋果公司獅子大開口。”至于2月17日,深圳唯冠北京發布會上,由其債務重組顧問李肅稱“當年蘋果利用IP公司購買iPad商標權時存在欺詐,將在美國起訴蘋果索賠20億美元”等說法,楊榮山表示,“李肅講的不代表深圳唯冠,我們現在已經找到一家公關公司負責對外發布信息。”他還指,所謂賠償100億美元、20億美元、4億美元等這些帶有具體數字的說法,均不是深圳唯冠的觀點。
如何和解?深圳唯冠到底準備獲得多少補償?“首先要定性蘋果iPad商標侵權。”楊榮山說,蘋果iPad換名字或者退出市場,代價都非常高。“補償可以取中間值,或者偏低值都可以。這個由蘋果公司考量。”他透露,深圳唯冠有期望值,但雙方要能接受,而且優先保護債權人利益。
推薦閱讀
美國科技博客網站BusinessInsider評論稱,新一代程序員是伴隨著微軟的“邪惡”形象成長起來的,而微軟高管蒂姆·奧布萊恩(TimO'Brien)認為,微軟已經在擁抱開源技術方面做出了很多改變。 【IT商業新聞網綜合】 (記>>>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59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