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蘋果公司(Apple Inc)與深圳唯冠(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iPad”商標權爭奪案,以蘋果公司一審敗訴而告一段落。
盡管蘋果公司提起上訴,但全國多地工商部門介入調查,各地蘋果門店和代理商不僅下架iPad,還將面臨數額不詳的罰款。
據報道,唯冠國際(唯冠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實質控制的臺灣唯冠(唯冠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2000年注冊了iPad電腦等多種電子產品的歐洲與世界其他各地的商標。2001年6月和12月,深圳唯冠先后申請注冊了兩項iPad的中國商標。深圳唯冠也是唯冠國際旗下的子公司,三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均為楊榮山。
iPad上市后,蘋果通過影子公司,以3.5萬英鎊從臺灣唯冠購得iPad歐洲及其他各地的商標權,但中國商標權始終在深圳唯冠手中。

沖突歷史:
2000年:唯冠臺北公司注冊iPad電腦等多種電子產品的歐洲與世界其他各地的商標。
2001年6月和12月:唯冠科技(深圳)公司先后申請注冊了兩項iPad中國商標。
2006年:蘋果在英國以撤銷閑置不用商標等理由將臺灣唯冠告上法庭,這場官司以臺灣唯冠勝訴而告終。
2009年12月:蘋果用3.5萬英鎊獲得了iPad的海外商標權。不過唯冠科技稱,iPad的中國大陸商標權歸屬于其唯冠科技公司所有。
2010年2月:蘋果與英國IP公司簽訂了一份《權利轉讓協議》,英國IP公司以10英鎊為對價,向蘋果公司轉讓有關商標的所有權利。
2010年8月:唯冠因金融危機破產,中國銀行、民生銀行等8家銀行成為實際控制人。
2011年2月:唯冠和蘋果iPad商標權之爭首次在深圳對簿公堂。
2011年12月:經過三次開庭審理,蘋果一審敗訴,賠償和商標要求被駁回。
2012年2月:唯冠科技在上海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對蘋果iPad執行禁售令
推薦閱讀
CaptiveRuntime(運行時綁定):開發人員可以將AIR3自動封裝到應用程序中,以簡化Android、Windows和MacOS上的安裝過程(包括蘋果iOS)。用戶無需在任何平臺上單獨下載和更新AIR,而黑莓Tablet操作系統更是已經內置了AIR>>>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第一解讀:為什么說蘋果被唯冠坑了?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60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