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消息,針對蘋果發布的聲明,唯冠今日回應稱,iPad中國商標沒有賣給蘋果是當年蘋果公司承認的事實,雙方進行了長時期的轉讓談判,而蘋果法院對雙方的合同糾紛沒有開庭,蘋果的聲明并不成立。
聲明全文:
最近,蘋果公司發表聲明,認為:1. iPad商標早在幾年前已合法賣給蘋果公司;2. 唯冠不承認大陸商標已轉讓部分;3. 香港法院已支持蘋果的主張;4. 雙方訴訟還在進行,中國工商執法不合適。就此,我們作為iPad商標訴訟與公關的總協調公司,特發表聲明如下:
唯冠公司從2004年--2006年為iPod商標與iPad商標近似而在英國與蘋果公司訴訟,從來沒有也不可能與蘋果談判出讓iPad商標。蘋果公司設立的虛假小公司花了3.5萬英鎊買走的iPad商標是用不正當的欺詐手段取得的,我們委托美國公司正在準備起訴蘋果公司。
iPad中國商標沒有賣給蘋果是當年蘋果公司承認的事實,雙方進行了長時期的轉讓談判。2010年八家銀行查封唯冠深圳公司后,蘋果還派律師與八家銀行協調有償轉讓該商標。蘋果公司強行使用后不承認當年的談判。至于iPad商標是不是賣給蘋果和蘋果能不能在中國大陸使用ipad商標,根本不是唯冠公司承認不承認的問題,是中國法律容許不容許的問題。當年娃哈哈與達能簽署合同出讓商標被國家商標局駁回,而iPad商標既有欺詐之爭,又根本不是商標持有者深圳唯冠簽署的合同,蘋果公司現在和將來都根本不可能被中國的商標局承認。
香港法院為雙方的合同糾紛根本還沒有開庭,蘋果公司公然聲稱香港法院支持他們的商標擁有權主張,這是欺騙輿論的行為,是對司法常識的違背。
蘋果公司以雙方訴訟正在進行為由并引證香港法院的臨時禁制令阻止中國工商部門執法,是對中國法律的蔑視。當年娃哈哈與達能訴訟期間,達能在BVI法院拿到對娃哈哈的禁止令,由某中介組織挑釁中國司法主權,被娃哈哈追訴法律責任,以對方承認錯誤告終。中國工商部門按中國法律執法是正當的執法,不認真執法的部門應該以不作為而被我方律師起訴。
推薦閱讀
目前,Chrome瀏覽器在全球已有約2億用戶。在谷歌的Chrome和Android雙平臺戰略中,Chrome主要專注于提供桌面體驗,不過Chrome也在向移動設備拓展。上周,谷歌針對Android4.0“冰激凌三明治”系統發布了移動版Chrome瀏>>>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60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