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汪洋)“我第一個手機就是京瓷。”面對京瓷此次重返中國戰場,有網友如此感嘆。
IT商業新聞網獲悉,闊別中國手機市場四年之久的京瓷近日宣布,將于本周正式發布由中國電信定制的3G智能手機。
曾經作為日系手機巨頭代表之一的京瓷,此次已是第二次入駐中國。迫于成本、市場等經營壓力,2008年年初,京瓷宣布撤出中國手機市場,隨著其與中國振華科技解除合約,把持有的合資公司股份悉數無償轉讓給振華和另一家香港公司,并放棄大約5760萬元債權,自此日系手機廠商在中國市場可謂是全軍覆沒。
今日的京瓷或許還是當年以技術著稱的京瓷,至少“分中國手機市場一杯羹”的初衷仍未改變,但殊不知,這片曾經孕育手機生長的土壤已不是那片土壤,放眼時下中國手機市場競爭格局,也已今非昔比。
忽視中國消費者體驗:重技術 輕設計
據悉,京瓷此次與中國電信合作,被派出打頭陣的智能手機KSP8000最主要的賣點是采用合金樞軸連接的兩個3.5英寸高清WVGA觸屏,顯示屏既可分開單獨使用,也可展開形成一個4.7英寸大屏幕使用。
作為京瓷首個推出的雙屏幕智能手機,消費者是否愿意買單?
通信世界網總編輯劉啟誠認為,日系手機的敗退主要因為日系手機帶著一種“孤島基因”,面對瞬息萬變的中國市場,日本手機生產商還按照本土市場的特點大打技術牌,全然沒有考慮到在中國消費者對手機外觀的重視程度勝于對產品功能的追求。
移動設備產品設計師周陟也表示,京瓷是一家中國員工必須說日文,員工只允許用日本本土品牌筆記本,開會要鞠躬的公司,因此他們根本無法理解中國市場。
此外,也有業內分析認為,京瓷此次進入中國必須要有明確的定位,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京瓷應該吸取上次潰敗的經驗,卷土重來亦需要全方位考量以滿足中國用戶的消費體驗。
高端機、千元機圍剿 京瓷何以突圍?
事實上,借助移動互聯的順風車,歐美、韓,包括中國等手機廠商早已擠破了頭,以京瓷為代表的日本廠商雖然曾經摔過跟頭,但沒有道理放棄中國這個肥沃的市場。
據移動互聯網第三方數據研究機構艾媒咨詢發布的《2011年Q4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監測報告》數據顯示,2011年第四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銷量達到2283萬部,同比增長79.6%,環比增長16.8%;中國智能手機用戶保有量為2.23億,占總手機用戶的23.2%。
鑒于目前在國內市場上,蘋果、三星、HTC稱霸高端市場,中興、華為等本土品牌以千元價格迅速崛起,留給京瓷的發展空間還剩多少?
有分析認為,京瓷二度殺進中國手機市場,新品KSP8000更多意義上被視為不甘心退出而重返的“問路之石”,最終能否成功,售價是個問題。畢竟,雖然曾經輝煌過,但沒有市場積累的京瓷對中國消費者而言已顯得很陌生。
不過,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告訴IT商業新聞網,日本手機在外觀和使用習慣上還是有一定的特色,這一點在功能手機時代翻蓋手機的市場可見一斑,雖然說相對Apple、三星,日本廠商未必有什么技術上的領先,但在大陸消費者中應當還是有一定市場的,況且智能手機只要通過運營商銷售,市場運作成本降低,日本廠商在大陸還是有成功的可能。
推薦閱讀
“雇用童工”在蘋果的供應鏈公司中極為少見,公司會進一步杜絕此類事情。庫克表示,雇傭童工會使供應商面臨著同蘋果解約的危險。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子山)據外電報道,蘋果公司開始向供應商施加壓力,聲稱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忽視中國用戶消費體驗 京瓷重返中國難突圍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60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