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 (記者 付澠) 國產ERP軟件長期依賴低端市場的格局亟待改變,而近日有評論指出,國產ERP可找準一個目標產品,認真研究,認真模仿,去突破高端產品發展的瓶頸。
據悉,中國ERP對低端市場依賴嚴重,但這一市場不僅利潤低,而且很難形成規模效應。當然,也有一些國內ERP軟件廠商,正在逐步開始向高端ERP市場靠攏。
該評論總結認為,國內廠商可以學習和模仿的有:
第一:移動類型:庫存狀態:突破對庫存系統出入庫業務細分的支持,突破對這些業務不同賬務處理方式的關聯處理,突破庫存管理的以倉庫區分物料狀態的模式
第二:物料評估:突破對計價方式最佳化的支持,突破及時賬務處理的支持
第三:組織架構:支持多公司:多工廠:多類型業務組織,突破國內產品無法支持集團企業及跨公司業務
第四:跨公司采購與跨公司銷售:突破高端集團企業廣泛存在的集團集中采購:集中銷售,內部交易問題
第五:多幣種,多會計準則:突破對外幣交易的支持,突破支持不同的會計準則的支持
第六:條件技術:突破采購:銷售系統中對于價格定義的細化和可定義化支持
第七:文檔體系:突破國內軟件不重視文檔,文檔質量差的老路,提供全面:富有層級的優質系統文檔:培訓文檔:市場文檔。
第八:性能:突破國內軟件大并發環境下性能低下的問題,提供高性能:穩定可靠的產品。
第九:多語言:突破對不同語言系統的支持,突破語言的描述方式的支持
第十:UI界面設計與可用性設計:突破用戶的可用性,這種可用性不僅僅是軟件界面,而是要求業務的可用性
第十一:單據類型和行類型:突破對多種采購:銷售業務類型的支持
據了解,實施ERP是一個復雜的創新系統工程。成敗取決于信息化的主體,就是企業自身,是企業的各級領導,首先是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核心成員。只有他們轉變思想觀念,增強主體意識,充分認識到信息化的必要性與緊迫性、目標與內涵、理念與方法,這個企業的ERP才能取得成功。成功的企業都體現了這樣的基本規律。其它影響因素,如資金、技術、軟硬件等外在條件,相比是次要的。
而從本質上看,ERP項目是一個復雜的企業管理創新系統工程。它的實施必然要對企業原有落后的管理模式和業務流程進行優化與重組。忽視或弱化了優化重組,兩化深度融合和深化應用ERP的目標就難以實現,企業管理水平與生產力水平就難以有效提升,ERP項目也就失去了其根本意義。
推薦閱讀
孫永杰還表示,唯冠的行為并不光明正大,透露出的是一種典型的中國企業的小家子氣,缺乏骨氣,沒有把心思真正用到產品的研發上面,他認為,這是中國企業走不出去的很重要的原因,對產業的長遠發展來說是沒有什么好處>>>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產ERP軟件高仿不丟人 成敗取決廠商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60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