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每周都能看到蘋果又起訴了哪家移動競爭對手,或者哪家移動競爭對手又起訴了蘋果之類的新聞。此后通常都會傳出某地法官的判決,裁定案件被告是否侵犯了某項專利。訴訟似乎永無休止。
目前的多數訴訟活動都是在蘋果和三星之間展開的。這兩家公司在移動市場的表現非常優異,并且都在威脅著對方的利益,但卻均未占據上風。但訴訟就此減少的概率似乎也很低。展望2012年,蘋果和三星似乎還將繼續在全球展開更多的訴訟大戰。
但這一切似乎該停止了。蘋果應當意識到,訴訟不會對其業務有任何幫助,該公司應當終止所有針對三星、摩托羅拉和其他競爭對手的移動專利侵權官司。這些官司會對蘋果及其行業地位構成傷害。原因如下:
1、無利可圖
如果發起訴訟能夠幫助蘋果獲得一些利益,的確有必要堅持下去。然而蘋果僅贏得了幾個初步禁令,其他官司則干脆敗訴。如果蘋果尚未得到任何利益,未來幾個月也很難得到任何重大的有利判決。既然如此,為什么不干脆現在就放棄訴訟呢?
2、成本高昂
盡管蘋果并未披露具體在這些訴訟上花費了多少成本,但有消息稱,該公司僅在針對HTC(微博)的一起訴訟中就花費了1億多美元。蘋果本可以利用這些錢來進行研發或實施并購,這樣才能更好地利用資金。
3、破壞形象
企業有權通過專利侵權訴訟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但蘋果似乎是在使用訴訟獲取并保持競爭地位,排擠移動市場新秀。從歷史上看,微軟(微博)也曾經采取過這一舉措,并因此被視為恃強凌弱的典型。蘋果難道也想成為微軟嗎?肯定不想。
4、減少應訴
蘋果之所以參與到如此多的訴訟中,部分原因在于被告企業也對該公司發起了反訴。或許當蘋果撤銷所有訴訟后,對方也會撤訴,概率應該很大。
5、增大并購成本
蘋果的專利侵權訴訟成本顯然很高,但也會導致蘋果為其他活動支付額外成本。例如,為了獲取更多專利,蘋果可能會從其他企業那里購買專利,或直接收購其他公司。這種情況經常發生,谷歌(微博)去年斥資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就是其中之一。谷歌CEO拉里·佩奇(Larry Page)去年表示,此舉的目的就是為該公司謀求移動專利保護。
6、專利很容易繞過
這一點已經在很多訴訟中得以體現。例如,蘋果在澳大利亞暫時禁售了三星Galaxy Tab 10.1,但法官仍然給三星繞過這一專利的機會。三星此前已經多次嘗試過這種措施,而蘋果也被迫從頭再來。這無疑是在浪費時間。
7、防御比進攻更好
在專利侵權官司中,防御比進攻更好。原告必須承擔舉證責任,而被告經常有空子可鉆。或許蘋果會放棄已經發起的訴訟,并采取防御戰略。最終,其他企業將因為屢次敗北而不再起訴,而蘋果則可借此改善形象,可謂雙贏。
8、市場厭倦訴訟
有越來越多的訴訟被提交給全球各地的法院,不僅來自蘋果和三星,還有其他數不盡的移動企業,包括甲骨文(微博)、HTC、摩托羅拉和谷歌。這招致了消費者的厭倦。雖然專利訴訟一直都有,但如此多的訴訟集中爆發會導致消費者沒有安全感。消費者現在還沒有明確表示反對,但這種情況可能發生變化,蘋果最好能提前做好準備。
9、傷及其他商業合作
訴訟會極大地傷害企業與其他公司合作的能力。對蘋果而言,這一風險尤其之高。蘋果一直將三星作為移動設備的首要供應商,這兩家公司的合作關系目前仍然未受訴訟影響。但蘋果最近決定收購以色列閃存制造商Anobit的舉動似乎表明,這種情況將會變化。訴訟會對商業關系產生重大影響,蘋果是時候承認這一點,并采取措施了。
10、永無休止
在蘋果的訴訟中,最糟糕的一點是這些官司似乎永無休止。每起訴訟通常都要花費數月時間才能得到最終判決。即便如此,被告也有數月時間修正侵權產品。訴訟持續的時間越長,浪費的資源成本就越多。這簡直不可理喻,蘋果是時候放棄了。
推薦閱讀
已故的喬布斯2007年3月向施密特發送電子郵件,就一位谷歌雇員試圖招聘蘋果工程師的行為發表了看法。當時,施密特還是蘋果的董事會成員。在郵件中,喬布斯直截了當的要求施密特停止挖角蘋果旗下的一位工程師,并因此威>>>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十大理由警示蘋果應停止無休的專利訴訟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61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