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消息,《信息周刊》昨天撰文稱,微軟、英特爾將面臨柯達命運。如果它們不擁抱劇烈的變化,曾經風云一時的Wintel聯盟將步柯達后塵,走向衰落之路。
文章如下:
僅僅十年前,柯達面臨艱難的選擇:制造依賴高利潤、但縮水的膠卷;還是擁抱數字革命,當時它雖然規模小,但明顯代表未來。柯達選錯了,最終走上了毀滅之路,并于周四申請破產。
英特爾和微軟現在面臨相似的困境。它們會從柯達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接受疼痛但必要的變革?還是步柯達后塵,走向衰落?
周四,兩家企業公布四季度業績,遠好于預期。微軟與英特爾雙雙打破華爾街的預期,不過財報卻顯示核心產品銷售、強大無比的Wintel聯盟現在面臨壓力,消費者和企業擁抱平板、智能手機,這些產品的組件大多由更年輕、更敏捷的對手制造。
Windows銷售同比下滑6%。英特爾來自芯片和PC組件相關營收卻同比增長17%,但比三季度環比降4%,要注意的是去年四季度是購物旺季。正因如此,Cannacord Genuity分析師將英特爾股票評級為“持有”。
Cannacord Genuity分析師鮑比·布爾森(Bobby Burleson)在周五的報告中說:“由于平板的競爭,PC需求依然疲軟。”
整個產業向移動推進,英特爾和微軟高管并非視而不見。正如柯達和其它膠片企業一樣,它們想利用舊技術榨干最后一分錢,不惜以犧牲未來創新為代價。在蘋果推出iPad兩年后,微軟至今沒拿出像樣的媒體平板。
Windows會在Windows 8中大有改觀,使之更適合平板,但它仍然是Windows。OEM們曾經大聲說:Windows是它們想在移動硬件中使用的最后一個操作系統。不過,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并未被嚇住。
至于英特爾,它的移動Atom芯片在許多方面就是簡化版X86架構芯片,在PC上,X86芯片還要風扇才能降溫。ARM CEO伊斯特( Warren East)表示:“它們的一些設計根本對手機不管用,它們只是生硬的扭曲設計,它只是在手機性能方面大概滿足要求。”
伊斯特顯然是有偏見的,但在這點上卻有一定的正確性。去年四季度,Atom芯片銷售同比大降57%。
英特爾和微軟希望在推出自有平板前,能讓Ultrabook能彌補PC、平板縫隙,但這種賭注會失敗。平板毀了上網本,它可能會讓Ultrabook迅速死亡,尤其是它的價格高達1000美元,這相當致命。Cannacord Genuity分析師鮑比·布爾森說:“Ultrabook在價格降下來并支持觸摸前,不會刺激消費者的需求。”
回到柯達。在90年代中時,柯達由一連串保守CEO掌舵,他們不愿承認數字技術在侵蝕膠卷業務。2006年《商業周刊》一篇報道中說:“柯達在認識問題上慢一步,反應慢一拍,然后走上了錯誤的創新之路。”
為了確保不終結在相同的路上,英特爾和微軟需要擁抱移動,重新起爐打造新品,時時將便攜性作為第一要素記在心中。也就是要白手起家。
推薦閱讀
IBM的樂觀業績預期以及英特爾和微軟的強勁業績表現都表明,企業決策者對經濟增長的擔憂情緒在減弱,他們在增加科技支出。 IBM的樂觀業績預期以及英特爾和微軟的強勁業績表現都表明,企業決策者對經濟增長的擔憂情緒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Wintel聯盟步柯達后塵走向衰落之路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62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