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媒體今日發表文章稱,蘋果零售店每平方英尺每年的平均銷售額為4709美元,是美國最具價值的連鎖零售店,與白宮每平方英尺4752美元的價值旗鼓相當。
以下為文章內容摘要:
蘋果在全球擁有數百家零售店,這些零售店每平方英尺(約合0.093平方米)面積每年平均銷售出價值4709美元的商品。相比之下,房地產網站Zillow數據顯示,美國總統官邸白宮每平方英尺的價值是4752美元。
盡管這是一個類似于“蘋果與桔子”的比較,但卻反映了一個事實:零售店已經成為了蘋果的“賺錢機器”。
每平方英尺產生4709美元的銷售額意味著蘋果零售店是美國最具價值的連鎖零售店。奢華珠寶銷售商蒂芙尼(Tiffany)零售店每平方英尺平均銷售額為2974美元,較蘋果專賣店低40%。
2001年當蘋果開設首家零售店時,許多分析師嗤之以鼻,因為當時戴爾(微博)和Gateway的零售業務均遭受打擊。
但蘋果還是笑到了最后:截至去年10月底,蘋果在全球擁有357家零售店,總占地面積達到了300萬平方英尺。在2011財年,這些零售店為蘋果創造了141億美元的營收。
分析人士稱,蘋果零售店之所以如此成功,與銷售高端產品不無關系。其中,Mac計算機起始售價1000美元,iPad起始售價500美元,iPod起始售價50美元,而最受歡迎的iPhone起始售價649美元。
當然,高端路線并不是唯一的成功因素。分析人士還稱,蘋果所執行的戰略幾乎完美無瑕,從零售店的架構、設計,到員工培訓等等。
消費研究公司WSL Strategic Retail總裁坎迪斯·科萊特(Candace Corlett)稱:“每平方英尺銷售額是蘋果零售店成功的表現之一,其次是品牌知名度。其他PC廠商的零售店則沒有如此高的品牌知名度。蘋果零售店的特點寬敞、明亮、開放、透明,營造出一種創新、透明的氛圍,具有社區感。”
盡管蘋果零售業務主管羅博·約翰遜(Rob Johnson)去年辭職,出任百貨公司JC Penney CEO,但到目前為止,蘋果在該領域并未出現任何重大閃失。
科萊特稱:“在零售店方面,蘋果遙遙領先。盡管也有其他一些零售店具有社區感和愉悅感,如Sephora和Victoria's Secret,但均無法與蘋果零售店相媲美。”(李明)
推薦閱讀
柯達認為,該公司發明了許多數字成像領域的重要技術,應該獲得補償,并從去年7月開始出售1100多項數字成像專利。此外,柯達還開始走上專利訴訟的道路,過去一周先后將蘋果、HTC、富士和三星等公司告上法庭。 【IT商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蘋果零售店每平方米銷售額堪比白宮地價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62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