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連續30個交易日平均收盤價位于1美元以下,1月3日,紐約證券交易所向美國柯達公司(以下簡稱柯達)發出退市警告。隨即,即將申請破產保護傳聞和評級下調等壞消息接踵而至,曾經在攝影、膠卷領域獨步全球的柯達公司,一時間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曾幾何時,遍布大街小巷的黃色柯達店,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據介紹,鼎盛時期的柯達,擁有全球超過14.5萬名員工,地位相當于今天的蘋果和谷歌。
一些影像業的專業人士稱,盡管柯達1975年就發明了第一臺數碼相機,但同富士和奧林巴斯這些競爭對手相比,柯達的轉身顯得沉痛而緩慢。2003年9月,柯達正式宣布放棄傳統的膠卷業務,重心向新興的數字產品轉移。
然而,在傳統膠片市場的巨額投資成了柯達轉向數碼市場的巨大包袱。2006年,柯達更換公司標識,去掉了自1971年開始就使用的“黃盒子”和“K”圖形;2009年,柯達實施二次戰略重組,裁員幅度高達50%。
兩次戰略轉型,并沒有讓柯達的經營業績峰回路轉。隨著膠卷市場的失寵,在數碼大潮的裹挾下,對于2005年以來僅有一年盈利、2011年股價跌幅高達80%的柯達而言,沒落已是在所難免。
目前,這家擁有131年歷史的百年企業仍在做最后自救努力,期望以出售部分專利權方式籌措資金。有報道說,柯達可能最早在本月或2月初申請破產保護;破產保護期間,企業將繼續償還債務并正常運轉。
一些企業管理者認為,柯達的沒落,其戰略管理的經典案例,是時代變遷的一個縮影。創新動力匱乏,直接導致了柯達的“溫水青蛙”效應。
所謂“溫水青蛙”效應,是指將一只青蛙投入沸水中,青蛙會立即拼命跳出。但如果將青蛙放入冷水中慢慢加熱,青蛙則會在舒適愜意中逐漸失去生命力,等水溫達到一定程度、青蛙意識到危險時,它已無力從溫水中跳出,因為它的體能已不知不覺地在溫水中消耗殆盡了。
“連年虧損導致的現金流短缺,成為柯達經營與轉型的瓶頸,而且新的轉型業務的效益沒有顯現出來。”長期關注膠卷業發展的河北經貿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王春和如是說。
專家認為,隨著產業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技術路線和產業鏈之間在基礎研究、標準制定、市場應用等各個層面激烈競爭,企業必須著眼點于長遠目標,不斷創新變革,而在技術驅動扮演重要角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尤其如此。
以GE為例,管理學家韋爾奇的原則是:“不能成為最好,就必須砍掉。”IBM同樣如此,其個人電腦業務排名全球前三,但仍壯士斷腕,將該項業務賣給了聯想。IBM的目標很明確:要變成“生產性服務業”的領軍者。而柯達一方面挺進數碼業務,但卻激烈維持原有業務和原有模式,這也牽制了新業務板塊的推進。
“缺少對現實的一種根本性改造,摧毀了柯達。”在北京中關村從事IT工作的朱靜女士說,喜歡把照片保存在硬盤里的年輕一代,已經成為社會的目標消費群體,這是不爭的事實。柯達的離去不僅僅是一種儲存介質的離去,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離去。
但也有質量界人士認為,柯達的轉型,也并非毫無生機。例如,2011年11月的第4屆中國國際全印展上,柯達派出了強大的參展陣容,其個性化數碼印刷解決方案、包裝印刷解決方案、電子監管碼解決方案等,仍吸引了不少參展商的關注。人們期待著柯達這位昔日膠片巨頭,能有個“華麗轉身”。
推薦閱讀
微軟、IBM、英特爾、谷歌四公司在美股上演了冰火兩重天,前三者股價周五紛紛上揚,微軟更是創下自2010年5月來的新高,而谷歌股價則大跌8.4%,繼去年12月以來首度跌破600美元關口。 【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正所謂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柯達創新動力匱乏 期待華麗轉身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62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