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發燒友想買膠卷也能買到,即使柯達不做膠卷了,還有富士得嘛,更何況這類人非常少,現在大家還是玩數碼相機的多。” 攝影器材店工作人員
昨日,一度被譽為世界最大影像產品生產商的柯達申請破產的消息傳到成都,但并沒有對本地市場帶來沖擊。天府早報記者昨日來到位于布后街的兩家攝影器材店,并沒有找到柯達膠卷的蹤跡。另外一家位于紅星路二段的彩擴店仍有少量柯達膠卷銷售。
對于柯達面臨生死存亡的消息,本地攝影專家使用了“正常死亡”來形容。
[器材店]
早就沒有賣膠卷了
“我們早就沒有賣膠卷了。”專售攝影器材的四川聯得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經理陳俊豪說。
走進店里,只見四處擺滿了各類數碼相機、單反機、鏡頭。四處尋覓后,天府早報記者終于在店鋪最不起眼的角落看到了約20部膠卷相機。“柯達膠卷2年前就沒賣了,但膠卷相機我們還是有的,以前售價為1000元—2000元的相機現在賣300元—400元。”陳俊豪說,雖然膠卷相機完全是賠本賤價賣,但仍然鮮人問津。
[發燒友]
想買膠卷也能買到
成都捷成攝影器材公司劉姓工作人員表示,公司最后一卷柯達膠卷昨天早上剛賣出。“我們現在很難遇到客戶買膠卷的情況,一天能賣出一卷也是不錯了,有時候一周也賣不出一卷。”
該工作人員介紹,即使柯達破產的消息傳出,成都也沒有出現搶購或囤貨的現象。“有些攝影發燒友想買膠卷也能買到,即使柯達不做膠卷了,還有富士得嘛,更何況這類人非常少,現在大家還是玩數碼相機的多。”
[影樓]
很少有人沖洗膠卷
在成都經營影樓生意的“80后”陳志崗說,他從10年前便開始使用膠卷拍照。由于柯達膠卷銀離子含量高,成像色彩鮮艷,雖然與其他膠卷相比是最貴的,但許多攝影愛好者都會選擇柯達。
但2003年,數碼時代來臨,膠卷市場開始被瓜分。到2007年左右,使用膠卷的人越來越少了。陳先生說,“在2007年之前,我們店每天沖洗膠卷多達上萬張。現在,很多沖印店已經不再沖洗膠卷,據我所知,成都市場里也沒剩多少家了。”
攝影師說
曾經的輝煌:
關鍵時候 才舍得用彩色膠卷
數碼相機剛 “出世”時只有250萬左右的低像素,而現在的數碼相機起步便是1000萬像素,2005年前,數碼相機的容量也普遍很小,僅16M—32M,根本無法與現在的16G、32G相比。那時,還是“柯達美女”風靡街頭的時代……
上世紀80年代柯達彩色膠卷很珍貴,不到萬不得已我是不會用的,要用還是用黑白膠卷。”
省攝影家協會理事蒙明國
【標簽·80年代】
“想讓誰破產,就讓他去玩膠片”
從1983年便開始玩攝影的蒙明國提起膠卷相機感慨良多。“上世紀80年代柯達彩色膠卷很珍貴,不到萬不得已我是不會用的,要用還是用黑白膠卷。”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柯達走到今天亦告誡我們,事實上,百年老店更需“創新”。柯達因對技術創新和消費體驗的忽視、甚至出于對市場需求的傲慢,而被市場最終遺棄。 【IT商業新聞網綜合】一直以來,柯達申請破產保護的消息從沒間斷過,盡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專家:柯達破產屬正常死亡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62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