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周以來,環繞于美國羅切斯特城的新聞,仍然以當地最著名的公司柯達為主。股價暴跌、破產申請、結構重組、專利拍賣、官司訴訟……一條又一條的敏感新聞,向眾人提示著這家百年公司的光環已逐漸褪去。曾經與柯達一同創造了影像時代鼎盛輝煌的富士,并未因為柯達的消沉而淡出人們的視野。昔日給兩家巨頭帶來豐厚利潤的膠卷市場已不復存在,富士靠什么生存從而沒有步入柯達的后塵,是很多人在柯達命運不濟時所產生的疑問。
傳統影像技術的新型復用
和柯達類似,富士在2000年以前,有60%以上的利潤來自傳統銀鹽影像產品。然而數碼化浪潮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傳統膠片市場以25%的速率大幅萎縮。企業何去何從,是富士與柯達一同碰到的難題。正如富士膠片控股株式會社全球副總裁高橋俊雄所言;“如果能夠找到像傳統銀鹽技術這樣持續170多年的應用是非常有幸的事,如果找不到,我們必須有能力不斷調整自己的業務范圍和經營方針。”于是,富士也展開了多元化發展之路。
富士在產品多元化發展的過程中,相繼推出了數碼相機、數碼照片沖印機、醫療用計算機診斷設備、數碼印刷機、液晶顯示屏材料、護膚品、醫藥品、工業用膠片等多樣化的產品,看似性能用途相去甚遠,但萬變不離其宗,其多元化方向并非隨意跟風,而是基于熟悉、優勢的技術,向相關成長性領域拓展。
富士在70多年傳統膠片的研究、生產中積累了大量的精細化工核心技術,比如化學合成物、材料分散技術、納米技術等,這些技術在藥品和化妝品等同屬精細化工范疇的行業里也能找到適用之處。比如富士旗下的高端護膚品“ASTALIFT艾詩緹”就運用到了其在膠片生產過程中積累的膠原蛋白技術、抗氧化技術和FTD技術;同時富士合作研發出的藥品也用到了公司的FTD技術(Formulation-Delivery-Targeting將合成物進行穩定地靶向傳送)。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透明面板是一種令人興奮的下一代顯示技術,它在未來幾年改變我們觀看習慣上具備無限潛力。作為透明屏市場的強有力支持者,三星計劃將這種新技術作為液晶業務的新增長引擎。 北京時間1月18日下午消息,三星電子周三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柯達或將倒下 富士難以為繼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62245.html